環保組織預言人類將在2015年終結
2007年夏天,極端氣候事件侵襲世界各地。在歐洲,匈牙利前所未有的高溫在一週內熱死了500人,英國遭遇了60年來最嚴重的洪災;在美國,25公斤重的巨大冰塊在晴朗的天氣裡從天而降;在東南亞,因為氣溫升高和降雨增加,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的登革熱病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3倍……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源在哪裡?人類究竟有沒有辦法抑制住全球變暖的腳步?近日,晨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前往德國漢堡,對全球環保組織的鼻祖——羅馬俱樂部的秘書長烏維·莫勒、副秘書長約格·蓋爾以及《增長的極限》作者、美國科學家丹尼斯·梅多斯進行了採訪。答案,並不令人樂觀。
疑問一:
全球變暖能否概括全部氣候問題
「在1972年,我們還沒有開始談論氣候變化問題,這在當時並不顯著。不過,我們當時已經注意到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提高的現象。」羅馬俱樂部秘書長烏維·莫勒在接受採訪時,首先回顧了人們對於全球變暖這一問題的認識發展的軌跡,「大約在20年前,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氣候顯著變化這一現象。從10年前開始,氣候變化這一概念為人們所熟知,而且這一現象也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不過,直到最近兩年,人們才開始普遍相信,這一現象已經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而在如今已經65歲的丹尼斯·梅多斯看來,世人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識仍然十分狹窄。一聽到記者提起「全球變暖」這個片語,他的反應相當激動:「我經常向別人強調,‘全球變暖’這個詞語並不能很好地描述全球氣候面臨的問題。令人悲哀的是,在北半球一些工業化國家,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全球變暖不是一件壞事情。」
「總的來說,全球氣溫會持續上升,但是有些地方會變得比以往更冷;總的來說,會有更多的降雨,但是有些地方會變得更乾燥。所以在我看來,與氣溫上升相比,全球氣候變化具有更大威脅的表現形式是:海平面上升,物種消亡,風暴與降雨變得更頻繁、更令人難以預測——而這將帶來極度的乾旱、糧食減產以及依靠水源的其他生產能力的下降。」
「我們從40年前就開始討論世界發展的極限問題。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科學家,以及很多經濟學家。都相信人類下一個需要解決的發展極限問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疑問二:
人類能否抑制全球變暖的步伐
如果人類及時採取行動,我們還有希望重新找回記憶中涼爽的夏天嗎?對此,烏維·莫勒介紹了科學家眼中的嚴峻形勢——地球溫度計裡的水銀柱,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向上攀升。
「一般來說,以人類時間尺度來衡量的話,全球大氣失衡而導致的異常運動是以緩慢的速度進行的。我們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真正體會到正在融化的冰、正在上升的海平面、正在變化的氣流和正在轉移的降雨所帶來的後果。然而最近幾年來,氣候變化的速度已經超乎人類的想像。200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說:最近的科學證據表明,重大而廣泛的氣候變化已經以令人驚訝的速度發生著。例如,自上個冰期以來北極變暖的大約一半是在最近10年間發生的。」
丹尼斯·梅多斯則認為,人類對於氣候問題的警醒為時已晚,再也無法趕上全球變暖的腳步。「人類活動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可能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會顯現出來。這就好比你在淋浴時,連接熱水龍頭和蓮蓬頭的是一根很長的水管。當你意識到蓮蓬頭裡流出的熱水溫度過高時,哪怕你以最快的速度關掉熱水龍頭,你也需要等上很長的時間,才能讓過燙的洗澡水完全從這根水管中流過。」
「遺憾的是,因為我們已經開了太長時間的熱水龍頭,已經徹底失去了重新得到涼爽舒適水溫的機會。換句話說,人類已經無法避免全球變暖的趨勢。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調整心態、找到方法來適應它。」
疑問三:
氣候危機的真正解決之道在哪裡
不過,在丹尼斯·梅多斯看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清潔的能源,這些都只是短期的應急措施而已,不能解決氣候變化的根源問題。
「我要強調的是,氣候變化並非問題本身,它只是一個外部現象。現象的本質是在這個有限的地球上,人類始終追求著無限的發展——這帶來地球人口的增加、資源的耗費以及能源的消費。即使我們能獲得魔法一般的力量,制止氣候變化,人類的貪慾仍然會帶來其他的問題。」
「看看我們今天的地球,森林面積不斷縮水,水資源的使用已經超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水平,糧食生產的增長將會在未來的20年裡止步,農業用地與海洋漁業均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應該說,只有減少地球人口、降低能源使用量,才是解決氣候變化的根本措施。目前人們所熱衷的那些科技手段,比如碳封存、提高能效和低碳技術等,只能為我們在最終解決問題之前,爭取到儘可能多的時間。」
「以人類生活最常用的小燈泡而例。作為一種節能環保的手段,我們把傳統的白熾燈泡換成了緊湊型熒光燈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節能燈泡。為此,我們可以用一半甚至更少的電力,得到舊燈泡帶給我們的光亮。但是,如果人類每十年將他們對於能量使用的需要增加一倍,新型燈泡所耗費的總電力將與10年前的舊燈泡相差無幾。」
「我認為真正的解決之道是:穩定並且逐漸減少地球人口;改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評價標準,將成功的定義更多地側重在社會與心理的狀態上,而非物質的富裕與經濟的發達;發展新的土地使用與城市化政策,降低各地的人口密度。」
《增長的極限》在1972年時提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極限在2015年」是否會同它之前的「警世恆言」一樣會應驗呢?
環境惡化與預測吻合
丹尼斯·梅多斯對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1972年以來,大氣同溫層中臭氧層的變薄、全球溫度的上升、四處蔓延的持續飢荒、地下水水位的下降、物種的消失、森林的退化,所有這些都與我們當初的結論相一致。如果要用數字來進行說明的話,我們可以給出這樣的例子:2000年世界人口的數字跟我們1972年計算機模型預測到的數字完全一樣,模型給出的全球糧食產量的增長情況也與實際情況相吻合。」
「在過去10年中,又有許多新的數據進一步支持了我們的判斷。比如,全球人均糧食產量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達到了高峰,海洋魚類的捕撈量會持續增長的前景已不復存在,自然災難帶來的損失在不斷提高,對於礦物燃料的爭奪也在不斷加劇,甚至導致衝突。」
「因此,我相信我們當初的判斷是準確的:在2010年到2030年之間,人類社會的發展將遭遇嚴重的問題。根據計算機模型的計算,在最悲觀的情況下,人類社會的發展將於2015年終結。」
極端氣候不一定毀滅人類
梅多斯補充說:「不過,這只是一個針對全世界水平的平均估計,一些地方發展得比較好,在21世紀的前50年裡都有希望避免社會發展的崩潰,但是有些地區剛剛進入21世紀,已經提前陷入持續的衰退狀況。1990年到2001年的10多年裡,佔世界人口12%的54個國家都出現了人均GDP的下滑。」
「還有,千萬不要把社會發展的終結與所謂的‘世界末日’聯繫在一起。人類已經存活了20000代,其中,在前後加起來大約10000年的時間裏,人類遭遇了極端的氣候變化,但是頑強的人類並沒有因此而滅亡。所以,對於最近的這次大的氣候變化,我們這代人同樣可以存活下去,但是恐怕社會發展將遭遇嚴峻的考驗,地球人口會大大減少,我們發達的工業文明也將經歷巨大的變化。」
簡單的技術帶來雙贏嘗試
羅馬俱樂部本身更像是一個思想交流的平臺,很少專門地去研究某一個特定的項目。「不過,我們目前有一個能源項目十分有趣,既保護了環境,又獲得了能源。這個項目名叫‘來自沙漠的潔淨能源’,其實就是太陽能發電。依靠這項簡單可行的技術,人們從150平方公里的沙漠中採取到的日光,可以生產出足夠整個歐洲使用的電力。這一技術還可以利用發電過程中的殘餘能量,對海水進行淨化,正好可以幫助解決沙漠地區飲用水短缺的問題。」
「可以說,這一項目對於電力緊缺的城市化地區,以及日光充足、但缺乏飲用水的沙漠地區是‘雙贏’的嘗試。目前,西班牙和美國的加州已經開展嘗試這一技術。我們相信,這個項目對於地域廣袤的中國而言,同樣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 關鍵字搜索:
-
環保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u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