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保組織倡議上餐廳自帶筷子(圖)

中國丟棄大量一次性筷子

北京的一些環保組織倡議,餐飲業不要提供一次性筷子,要鼓勵用餐者自己帶筷子。這項活動的目的,一是可以節約大量木材,二是解決筷子重複使用的衛生消毒問題。對於這項衛生和環保建議,北京各界反應不一。

北京地區圍繞筷子問題的倡議是由一些環保組織聯合提出的。這項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北京「飯統網」商務拓展部的王京說,他們計畫用半年時間,通過宣傳以及消費者監督等方式,動員北京地區2000千家餐廳加入「筷行動聯盟」,逐步停止提供一次性筷子,改由客人自己帶筷子。「筷行動聯盟」中的「筷」字指筷子,但是很顯然,組織者也傳達全社會要快速起來的意思。

*「筷行動聯盟」*

報導顯示,「筷行動聯盟」的倡議在京城社會各界引起不少反響。中國烹飪協會負責人邊疆提出,要讓一次性筷子逐步退出市場。中國烹協會同商務部提出,餐廳中要限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北京的筷子行動可能有全國意義。

北京晨報說,響應這項倡議的一些民眾開始自帶筷子上班。為了培養這個新習慣,一些人把帶筷子,變成把筷子固定放在一個地方。一些辦公室職員訂外賣後現在往往會補充一句:「不要筷子。」

接受採訪的北京一些餐廳的職工說,是不要再用木製筷子、竹製筷子了,太多了,掰開用完就扔。從大處說,這就是一個有關生態的環保問題,是綠色奧運會的一個主題。歌手王力宏在新發行的個人新曲專輯上,附贈給歌迷一雙金屬筷子,鼓勵大家改變筷子傳統。

*商家反應複雜*

不過,許多餐廳還從來沒有見到顧客前去用餐自己帶筷子。加入「筷行動聯盟」的俏江南餐廳為顧客提供了高溫消毒的筷子,但是顧客還是照舊堅持要使用一次性筷子。自願加入「筷行動聯盟」的餐廳也不踴躍。就筷子衛生和節約木材而言,北京餐飲業商家的反應十分複雜。

北京三樂居餐廳一名業者接受中文部記者採訪時說:「您看,我們這裡是涮鍋、炭火涮肉,菜和肉都是經過水涮過的。炒菜你可以分著用,各人使用各人的餐具,這涮鍋沒有辦法分著用?細菌在水裡嘩嘩開著的時候就……這本身已經就消毒了。」

這位業者還說,涮鍋子了的水是老開著的,如果有病菌也早就煮死了。她還補充說,就衛生而言,無論是涮鍋服務還是點菜服務,主要還是和您就餐的人是否健康,筷子的作用並非那麼關鍵。

資中孫鯰魚餐廳的一位女服務員說,提倡自帶筷子的好處是有利於環保和衛生,不利的是則是商家,因為有人可能會懷疑餐廳在衛生不符合標準,另外也打亂了為顧客提供的服務系列。她將筷子的消毒、包裝、選購、作為服務顧客的一個環節。她說:「不是省我們什麼錢,每一個經營者都有一定的經營理念。我們願意為你們服務……反正我們願意為你們提供最好服務。請你放心,我們有乾淨筷子讓你使用。」

*個人選擇?*

許多接受採訪的人普遍反應,筷子怎麼使應該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不可強求,不可整齊化一,哪怕活動組織者的創意很好。小王府餐廳的一位服務員說:「這件事情一想,感覺挺沒有什麼意義的。你想啊,去飯館,每個人都得自己揣雙筷子。那意思是說,以後飯盆也要自己帶了?感覺挺不好的,沒有那個必要。鼓勵衛生是好的,不過自帶筷子的做法沒有必要。」

有人算了一筆帳,同其他不使用筷子的國家不同,中國每年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可以鋪滿363個天安門廣場。另外,中國的筷子根本不像過去宣傳的那樣由木材邊角料製作。中國的筷子、其中包括一次性筷子,來自大量的原木。中國目前的森林人均佔有量僅為0.08公頃,在全球排第134 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