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者痛批:中國大學越來越像官場

日前,著名學者、北大教授陳平原在出席廣州大學學校文化建設論壇的時候,以一個人文學者的身份「反省」當代中國大學存在的問題,批評中國大學的特點越來越像官場。

對於當下大學的辦學方式,陳平原指出,中國大學行政主導傾向太突出,使得大學越來越像官場。陳平原認為:「按教育部規定來辦學,很可能把一千所大學辦成一所大學。」「現在很多教育部、行政部門的退休官員,都去高校做院長、做領導,儘管這帶來了資源和人脈,‘辦事’方便多了,但是大學裡行政力量越來越強,這就干預了大學的發展,造成大學關係帶的扭曲。」

陳平原認為,大學發展的腳步亂了,「百年辦學」的思路被壓縮了,大學湧現一種大躍進的思潮——都希望快速發展。「當今許多校長都希望在幾年任期內,使大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幾年下來,唯一發生變化的只有建築。當今中國大學的好處就是房子蓋得漂亮。」

為此,他提出,辦大學需要給教授、學生自由表達、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陳平原還質疑學校聘請一流學者當校長的行為。他直言,大學裡不同的學院、學科都有各自的發展,要做到協調不同的學科利益,就必須「由二流的學者當領導」。

他解釋:「一個人的專業到達頂尖狀態,就會有一個盲點。這種人當校長,很容易剛愎自用。過於強烈的學術背景和突出的學術成績,很容易使人產生偏見。第一流的學者當了校長,很難對其他學科做出支持。有些人當了領導還要做學問,亂套了!」

關於大學是否需要圍牆,陳平原直抒己見:「中國的大學都有圍牆,但是圍不住。教授已經很難再心如止水了。過於世俗化,已成為大學的又一大問題。」

陳平原認為,一次性建設而成的大學城,硬體很好,但缺乏歷史感。此外,目前很多老師不住在大學城,一放學就走人,大學裡只剩下朝氣蓬勃的臉孔,也不適宜發展校園文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