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叢生 中國黃金週面臨大改革

中國國慶黃金週結束,據報因實施「黃金週」假期政策以來問題叢生,北京將對這種集中休假制度作出重大改革。

親北京的香港《文匯報》星期一(10月8日)引述中國國家旅遊局消息稱,當局制定的新休假方案已經進入最後論證階段,將上報全國人大審議。

中國國務院在1999年頒布法令,增加全國法定假日,以刺激本土消費,拉動內需。春節、勞動節和國慶三個黃金週由此確立。

據國家旅遊局公布數據,在剛結束的國慶黃金週,全國納入監測的119個旅遊景區共接待旅客1655萬餘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0.5%,但收入增長達13.5%。

商務部數據也顯示,國慶黃金週期間,中國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3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

自黃金週實施以來,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區的國內遊客數目也錄得了顯著的增長。

香港入境處公布,截至上週六(10月6日)為止,今年國慶黃金週期間到香港的國內遊客數目超過50萬,同比增長超過20%。

澳門政府尚未公布有關數據,但《澳門日報》引述珠海市當局數據稱,國慶黃金週期間有多達70萬國內遊客經陸路邊境進入澳門。

百病叢生掀存廢問題

但是,由於國民休假過度集中,黃金週也帶來了交通、景區超負荷等問題,也間接引致了安全隱患。

更甚者,一些官員會在黃金週期間請客送禮、公款旅遊或公車出遊,貪污腐敗問題乘勢湧現。

此外,中國金融市場在黃金週長假也是全面休市,造成與環球市場脫節,資金可能外流到仍然交易的境外市場。

香港《文匯報》報導稱,國家旅遊局雖未能透露新休假政策的具體內容,但是肯定會把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內。

此前也有消息稱「五·一」勞動節黃金週將被取消,把有關假期分攤到端午、中秋等節日。

在今年3月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上,也出現縮短「五一」和「十一」黃金週的呼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