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百多湖泊乾涸 濕地草原加速沙化

中國大陸最美的濕地草原若爾蓋草原正加速沙化,沼澤已經難覓蹤跡,沙化面積以每年百分之十一點六五的速度遞增,三百多個湖泊已乾涸兩百多個,濕地面積萎縮超過百分之六十。

中新社報導,若爾蓋大草原被中外專家稱為「中國西部高原之腎」,是中國六大草原之一、中國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澤地,也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地。上世紀七十年代,若爾蓋牧區境內有哈丘湖、措拉堅湖、興措湖、鬼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三百餘個,最大的面積有六千多畝,最小的也有一畝左右。

專家指出,過度放牧、鼠蟲肆虐、氣候變化、開溝排水是導致若爾蓋草原近幾十年退化沙化最重要的原因,其中過度放牧則是重中之重。

據報導,若爾蓋草場的載畜量相當於中國平均水準的六倍。二零零六年底若爾蓋牲畜存欄數就達一百一十八點七八萬混合頭,折合羊單位三百四十多萬個,而理論載畜量僅為一百八十六點五萬個羊單位,超載率近八成。

專家指出,目前若爾蓋草原處於沙化的初始階段,是完全可以治理;現在治理還來得及,如果等到完全沙化再治理,就可能多付出幾十倍的代價。

報導表示,專家的研究表明,若爾蓋地區是中國的沙塵啟動源,近年中國北方頻發的沙塵暴可能與若爾蓋濕地草原的嚴重沙化密切相關。

過去十多年,若爾蓋進行大量的治沙試驗,通過試驗示範基地和示範區建設,對不同的沙地類型都有成功的治理模式和方法,已經累計成功治理各類沙地近六千公頃;但與草原沙化的速度相比,治沙速度仍顯太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