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工人已無從尋覓鐵飯碗 下崗工人難找新工作

新加坡《海峽時報》9月29日載文《中國打碎的鐵飯碗》,摘要如下:

  楊漢寧(音)今年早些時候從一所工學院畢業後,艱難地找了三個月的工作。即使多一張通過四個月的課程得到的網際網路工程證書,他最後還是不得不接受一個修電腦的工作,月薪只有600元。他說他以前的目標是找個與他獲得的證書相配的月薪2000元的工作。

  從楊漢寧和他的同齡人身上,可以看到一些專家所講的中國就業市場今天存在的重大結構性問題。

  隨著社會主義向市場推動的經濟轉變,早幾代的畢業生和工人享有的鐵飯碗已經消失。

  在1978年,國有企業的工人佔78%。到2001年,這個數字降到32%。中國的許多城市,就業受到三方面的壓力: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一批批農民工到城市尋求好生活,千百萬在上世紀90年代末從國有企業下崗的工人仍然沒有找到新工作。

  從1995年到200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增加了四倍多。儘管經濟增長迅猛,但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和沒有多少技術的工人以及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現在仍然很難找到工作。雖然國企最不景氣的時候是在2002年以前,但眾多下崗工人至今還沒有找到工作,特別是40多歲和50多歲的人。

  政府制訂了幫助那些工人的政策,包括在減員或者關閉的國企建立「再就業中心」。這些中心提供基本生活補貼,為登記的失業工人提供失業保險金,還向失業工人提供就業諮詢和培訓。

  一些專家說,儘管從2003年以來經濟的增長使失業人數減少,中國仍需不斷創造就業機會,才能控制住社會緊張關係。

  中國因為勞動力比較便宜而成為全球化的世界工廠,繁榮的沿海城市現在勞動力不足,但是在其他地方,就業的壓力仍然會存在一段時間。

  有關方面的官員說,有2400萬中國人爭奪今年新增的1200萬個就業機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