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節明:赫魯曉夫和鄧小平到底誰更聰明?

在蘇聯、和中共國的歷史上,有兩個政治人物頗具可比性,在相似的歷史關頭,這兩個人物分別主導其所在國,起了不同的轉折性的作用,這兩個人就是赫魯曉夫和鄧小平。

當今中國大陸社會對赫魯曉夫和鄧小平的評價,與十多年前相比已經悄然改變:對赫魯曉夫的評價更低;對鄧小平的評價,卻似乎比「六四」後的幾年更好了,這評價隨著歲月的的流逝,浮漂著一層毫無來由脂粉,如今的中國人,無論老少輕壯,且不說普遍對改革「總設計師」主導的八十年代「計生」、「嚴打」這樣殺嬰、殺人運動毫無感觸,就連「六四」北京那漫天的血腥氣,也似乎因為時間的「久遠」而產生了距離美......

大陸不少人認為:赫魯曉夫是個傻瓜,他全盤否定斯大林動搖了共產黨統治的權威、動搖了蘇聯的權威、誘發了布拉格事件和匈牙利事件...這是十足的引火燒身的蠢行;赫魯曉夫弱化斯大林集權、實施分權和集體領導,給了勃列日涅夫、希斯洛夫等反對派充分活動的空間,造成自己被政變趕下臺,這是典型的鋸斷自己所坐樹枝的蠢豬行為......

這種觀點在當今中共國官僚幹部隊伍中頗有市場。

大陸不少人認為:鄧小平是具備大智慧的領導人,鄧小平對毛澤東的「三七開」,避免了統治集團的振蕩和混亂,這是他比赫魯曉夫聰明的地方;鄧小平堅持的經濟搞活、政治搞死的跛腳改革,既促成了經濟繁榮,又避免了中共國像蘇聯那樣解體,還保住了權力,這是他比戈爾巴喬夫聰明的地方......

這種觀點在當今中共國官僚幹部隊伍中、在廣東人、深圳人當中都頗有市場。

赫魯曉夫與鄧小平到底誰更聰明?要客觀地評價這兩人,就必須分析在相似的歷史關頭兩人的所作所為、並且由此引發的深遠後果。

斯大林一死,赫魯曉夫就帶頭串聯蘇聯黨政軍頭目,成功發動政變,清除了斯大林餘孽貝利亞勢力,剪除了克格勃系統過大的權力,從而制止了斯大林暴政在斯大林死後繼續延續;具有劃時代里程碑意義的行為是赫魯曉夫對斯大林徹底否定:經過精心準備,1956年二月,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向大會代表作了《關於個人崇拜極其後果》的秘密報告,以鐵的事實否定了斯大林的暴政、全面地揭露了斯大林的罪行。赫魯曉夫這樣做的本意是把斯大林和共產黨區別開來,徹底根除斯大林的影響力,防止斯大林的暴政今後重現,以改良共產黨的一黨專制,順便在對斯大林的「撥亂反正」當中樹立自己的權威。赫魯曉夫的行為代表了當時多數中央委員的真實意願,因為斯大林的暴政不僅對老百姓是災難,也使得特權官僚集團人人自危,他們也渴望告別這種恐懼的生活,而要想徹底擺脫這種恐怖,唯有徹底否定斯大林。

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的本意雖然是想改良共產黨的統治,卻引發了意想不到的意識形態大地震:由於披露的真相如此觸目驚心,自然啟發了前蘇聯、乃至整個東歐民眾對馬克思社會主義國家體制的懷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類似政教合一的個人崇拜?斯大林何以能如此「濫用權力」?在所有的西方國家為什麼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是什麼為斯大林濫用權力大開方便之門?毫無疑問是體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一黨專政的體制!

赫魯曉夫「愚蠢」地全盤否定在蘇聯和整個東歐引發了深刻的反思啟蒙運動,這確實動搖了共產專制的根基,但也使得斯大林主義在蘇聯捲土重來再無可能,由於斯大林被批倒批臭,使得後任的蘇聯領導人,即使保守倒退如勃列日涅夫,也不得不繼續否定斯大林,和斯大林主義劃清界限;赫魯曉夫清算斯大林的舉動,不僅將蘇聯人民從極權暴政下解救出來,也保護了自己,使得自己在失去權力之後,能夠免遭斯大林式的「清洗」,得以安享晚年。是赫魯曉夫,客觀上抽掉了鬆動共產極權堡壘的第一塊磚、鏟起了埋葬共產極權的第一鏟土,正是赫魯曉夫的「解凍」運動,啟蒙了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可以說,如果沒有赫魯曉夫,前蘇聯、東歐共產陣營就不會那樣快覆亡,中共的統治就會更穩固,人類的苦難將會更長久。赫魯曉夫對斯大林實事求是的英勇否定,必將人類歷史上輝煌的正義之舉而永載史冊!

而中國的赫魯曉夫鄧小平「聰明」地對毛澤東「三七開」,這確實維護了中國的共產專制,但也使得毛主義在中國捲土重來至今仍有可能,由於毛澤東被「三七開」,使得後任領導人,即使開明如胡耀邦、趙紫陽者,也不敢公開否定毛澤東,不敢公開否定毛澤東思想,使得如今的當權者胡錦濤敢於再次高舉毛澤東旗幟、蠢蠢欲動、不動聲色地復辟毛式政治;鄧小平對毛澤東的「三七開」,不僅誤導和壓制了中國的反思啟蒙運動,也不利於鄧小平自己和自己家族的長久平安,以至於為了防止被清算,不惜動用軍隊開槍屠城,毀了通過改革開放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一世聲望,把自己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住上。鄧小平雖然抓住權力到死,他的子女、家族的命運卻得不到保證,仍然有可能遭受毛式清算。

相比之下,赫魯曉夫的開明是真開明、是實質性的動作、突破性的嘗試,赫魯曉夫的「愚蠢」是大智若愚;而鄧小平的開明是假開明,是小恩小惠、「收放自如」,鄧小平的「聰明」是小聰明、是大愚若智。

這就是共產中國和前蘇、東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走上不同的道路的領導人人格素養上的根源。

當今中國大陸社會對赫魯曉夫和鄧小平的評價的這種變化,既反映了中國傳統的那種不顧原則、不擇手段的成王敗寇糟粕價值觀在今天依然甚囂塵上,也反映出因為信仰缺失而生的更加可悲的趨向:道德敗壞、世風頹靡、國民的精神愈來愈卑瑣化、市儈化、經濟動物化--只要搞到錢就行,管他自由不自由、民主不民主......

不容樂觀的現實說明瞭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的緊迫性、艱鉅性--中國的自由文化運動任重而道遠。(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曾節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