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貶值500億,明天怎麼養老和購房

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持續的負利率,正在吞噬老百姓的儲蓄財富,而建立在法律強制繳存基礎上的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貶值嚴重,令人心痛。

以住房公積金為例,截止2006年底,全國有近7000萬職工繳交公積金,儲蓄總額7870.96億元。現行政策規定,公積金儲蓄計息是與三個月整存整取利率掛鉤的,按照9月14日人行調整後的利率水平,公積金利率是2.88%, 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5%,實際利率為- 3.62%,這意味著,按照目前的通漲速度,全國老百姓的公積金儲蓄存滿一年就要貶值285億元。

再看養老金。2006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87億人,全年徵繳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收入5215億元,扣除支出後,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489億元。現行政策規定,這些基本養老金也只能存在銀行,計息通常採取協議利率,一般參照一年期儲蓄利率略微上浮。若以天津市確定的2007年度個人養老金賬戶記賬利率 2.52%估算全國,在目前的通漲速度下,全國老百姓基本養老金儲蓄一年要貶值218.5億元,如果考慮個人帳戶空帳因素,實際貶值數值可能更大。

以上是通過把名義利息減去物價指數計算貶值的。就公積金而言,由於只能用於購房,因此,公積金的貶值應參照房價指數。從2003年至今,我國絕大部分城市房價翻了一番多,2003年底我國公積金儲蓄總額3813.8億元,到目前全國公積金儲蓄也增長了一倍,這意味著,最近3-4年全國老百姓新增的公積金儲蓄積累完全白繳,全部貶值,一點兒也沒有增加購房購買力,公積金雖然每月從工資中扣10-24%,但繳了三、四年,個人公積金帳戶的購買力沒有得到有效積累和增強。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失衡加劇,長期嚴重依賴資源能源勞動力高投入和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正面臨非常嚴峻的可持續發展瓶頸制約:環境生態惡化,能源短缺,人力成本上升,產品創新不足,貿易摩擦加劇,人民幣升值,難以管制的境內外熱錢大量湧入房地產股票市場,雖然政府通過貨幣政策、匯率政策、房地產調控等多種宏觀政策措施,試圖緩解結構性矛盾,但失衡的經濟車輪似乎並不買帳,仍在失衡的軌道上加速失衡運行,資產類價格泡沫在不斷累高的同時,正在加速向實體經濟擴散。通漲與失衡交織,中國社會經濟前景令人擔憂!

扭轉結構失衡的治本之策,應該是擴大國內消費,必須使生產消費與儲蓄投資的經濟循環主要在中國國內完成,減少通過對外貿易和資金進出的循環比重。完善社會保障,是降低儲蓄率、提高全民消費的關鍵。但目前嚴重貶值的社會保障資金,與社保體系減少人們花錢消費後顧之憂的願望完全背離,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

筆者強烈呼籲,為應對眼下十分危急的各類公共資金貶值形勢,建議政策上放開允許各類社會保障性資金參與股票發行配售,既然各類市場性資金能夠從IPO的上市溢價中,分享資本市場帶來的幾近零風險紅利,那麼就沒有任何理由,把作為國民生老病死保障的最基礎性的儲蓄資金—養老金和公積金等社保類資金排斥在中國經濟成長的紅利分享名單之外。

從目前媒體公開報導披露的各地有關社保資金和公積金違法挪用與腐敗案件來看,與其讓某些地方、某些官員偷偷摸摸的違法挪用養老金和公積金投資獲取私利,不如設計出制度化的投資管道,讓老百姓的法定養命儲蓄和購房儲蓄,能夠一同甚至應該優先於各類市場資金,參與國民經濟中特有的一些低風險高收益領域的紅利分配。(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