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侵蝕 西安古城牆沉陷

建於明洪武年間丶有六百多年歷史的西安古城牆,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但七月以來受雨水侵害,古城牆上已出現多處沉陷,其中七處較為嚴重,目前有關單位正進行搶修中。

據「華商報」報導,由於這陣子雨水密集,城牆上一些低窪處形成積水,積水滲進牆體,導致牆體土層沉陷,最後造成城牆頂部下陷丶牆體裂縫。目前「尚德門」段城牆頂出現大面積沉陷,沉陷帶長達七十餘公尺。

西安城牆景區管委會建設處工程師孫信昌表示,牆體裡面都是土,一有積水就有問題。他指出,以前城牆裡面許多地方填的都是垃圾土,土質很不好,雨水一旦滲進去,下沉很快。目前在城牆的一些地段,由於土層下沉,造成牆體裂縫達三至五公分寬,長度達五到六公尺。如不加緊搶修,隨時可能倒塌。

周長約十四公里的西安古城牆去年七月受雨水侵蝕,曾經出現三十公尺坍塌。由於城牆經過多次維修,不斷加固,各種土質黏度及密度都不一樣,所承受的壓縮性也不一樣,這使得內部為土質的牆體容易產生裂縫丶沉陷。如果再加上雨水侵害極易坍塌。

這次工人在加固城牆時必須先挖開牆面的青磚,然後挖出原來的土層,再加上白灰和黃土,這樣就有防滲水作用。最后土層上面還要鋪上一層防水材料,以確保古城牆具有防水功能。

孫信昌說,每年雨季,城牆上的問題比較多。因為城牆年歲已久,加上遊客眾多,對城牆的損害較嚴重,這些破損的地方都容易滲水,一旦滲水就會形成沉陷。更誇張的是,儘管城牆老舊,但近年當地觀光三輪車依舊在城牆上馳騁拉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