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可以追一追大橋的質量問題了

湖南省鳳凰縣堤溪大橋在即將竣工之時轟然坍塌,截至8月14日21時,已確認有29人遇難、30人失蹤、22人受傷。

在震驚和悲傷之餘,我們也不得不感慨,在竣工通車之前坍塌,對這座注定短命的大橋來說,或許並不是最壞的結果。首先,如果這座大橋按計畫於本月底舉行熱熱鬧鬧的通車大典,並很巍峨地「聳立」到今
年十一黃金週或明年春節再轟然坍塌,其造成的傷亡肯定更加巨大;其次,大橋在即將竣工、拆除腳手架期間,在沒有任何強大外力衝擊的情況下自行坍塌,其設計、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和責任追究,也就成了無可迴避的問題,遮掩問題、迴避責任的各種企圖,將比較難於得逞,各級責任部門將必須就該大橋設計、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及可能存在的腐敗、瀆職現象,給公眾一個可以信任的交代。

發出這種感慨並非無的放矢。今年6月,廣東九江大橋在一艘運砂船的撞擊下部分垮塌,廣東省組織的專家技術評估組給出結論,認定此次事故「與大橋本身的設計和質量無關」。儘管各地媒體和網上輿論對這一結論多有質疑,認為廣東省政府出面組織事故鑑定有「自己做自己的法官」之嫌,專家們經過短短不足一天的時間,就對如此重大事故的原因給出結論性意見,也顯得過於輕率。但無論如何,九江大橋畢竟使用多年,運砂船的撞擊也確實是大橋垮塌的主因,因此,大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是否存在問題,就不是一個「明擺著」的問題。而在靠公眾的常識無法作出判斷的時候,專家的結論就成了唯一可以依仗、相信的信息。不管公眾對此存有多少疑問,也無力推翻專家的結論,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故事的發生,連這些疑問本身,也會逐漸遺忘和消散。最近,九江大橋垮塌事故進入司法程序,訴訟的焦點已經集中於肇事船隻與大橋所有者之間的經濟糾紛,有關大橋自身的質量問題,根本不在訴訟的範圍之內。

不過,公眾的記憶既有健忘的一面,卻也有不斷累積而固化為群體記憶的特質。九江大橋在一艘運砂船撞擊之下轟然垮塌,與專家組看起來不夠慎重的結論之間的對比,就可能作為一個沒有完全化解的疑問,沉澱在公眾的群體記憶之中。而且如果這種疑問與不斷出現的其他情形,如黑亮光鮮地通車不久就開始不斷修修補補的公路,或平時看上去固若金湯、洪水一來卻潰不成堤的「豆腐渣工程」累積在一起,就可能強化公眾對公共設施建設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抱持整體的不信任態度,並對其中可能存在的腐敗、瀆職現象進行各種猜測。

現在,終於有一件「明擺著」存在設計或施工質量問題的大橋,坍塌於眾目睽睽之下。無論是出於對幾十條生命的尊重,還是對公共財政的責任,或是對公眾信心的維護,有關政府部門都有責任也有機會,對鳳凰縣堤溪大橋設計、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深入徹底的調查,並對其背後可能存在的腐敗、瀆職、失職現象,進行全面的調查和追究,讓公眾至少在這一件事上,建立追究工程質量問題和打擊腐敗、瀆職行為的信心。按照西方的「毒果樹」理論,一顆「毒果子」的發現,足以讓人對整棵樹上的所有果子產生懷疑。但對這一理論也可以從另一方面進行解讀,即雖然清除一顆毒果子並不足以恢復公眾對整棵樹的信心,但至少表明這顆樹上的毒果子可以而且正在被清除。而且如果以更積極的態度理解,則一顆「明擺著」有毒的果子被發現和清除,也可以促進對其他表面光鮮的果子的警惕和監督。換句話說,如果對鳳凰縣堤溪大橋坍塌事件的追究,可以促進政府有關部門以更大的決心、更堅定的態度,對其他存在「豆腐渣」隱患的公共工程進行普遍的警惕和追究,則公眾對「豆腐渣工程」的普遍疑慮就可能逐漸消除,對維護公共安全和在公共建設領域打擊腐敗的信心就有可能逐漸得到恢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