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之聲 - 二胡
二胡,又稱南胡,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擦弦樂器之一,主要部分有琴桿、琴軫、琴筒、琴托、千斤、蛇皮、琴碼、琴弓。是用於京劇、粵劇等傳統戲曲中的樂器之一。弦有兩根,內弦定音為d1、外弦為a1,琴弓類似小提琴之琴弓,以馬尾毛為弓毛,演奏時弓毛置於雙弦之中拉奏,這是全世界所有的擦弦樂器中少見的特點。
中國近代的音樂教育家劉天華對於現代二胡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在傳統中國,二胡僅是民間戲曲及地方音樂的伴奏樂器,地位不高。但由於他對樂器的改革、十首獨奏曲的創作以及有系統的二胡教學法的建立,使得二胡音樂的內涵更加充實,並成為能夠獨奏的樂器,二胡從此在中國音樂中的重要性大為提升。
劉天華:1895年劉天華出生於中國江蘇江陰縣的一個普通知識份子家庭。
二胡的曲目很多,早在20年代,劉天華就創作了《病中吟》、《良宵》、《空山鳥語》和《光明行》等10首形象鮮明、各具特色的二胡獨奏名曲。阿炳創作的《聽松》、《二泉映月》更是膾灸人口,別具一格。近30年來優秀二胡曲有《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戰馬奔騰》等。
二胡是現代的名稱,過去民間多稱它為南胡、胡琴、嗡子等(胡琴往往又是多種拉弦樂器的總稱)。在二O年代以來,受到國樂界高度的喜愛,除有許多的人學習它外,亦有大量的創作作品產生並演奏它。其不僅可以獨奏,同時廣泛用於聲樂伴奏和器樂合奏,而不管在民間社團或現代國樂團中,均佔有重要地位。
二胡的琴桿、琴筒、琴軫、琴碼均為木製,常見的琴筒形制有圓(橢)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一端蒙以蛇皮,其上置碼,另一端或置有彫花音窗。弦數有二,置千金,以馬尾弓夾於二弦之間拉奏。
在弦樂組中屬於次高音部,在各音區都有不同特性的音色表現。中低音區發音飽滿有力,中高音區柔和委婉,高音區清晰明亮,最高音區的音色控制則相當困難。
二胡內弦富有豐滿、渾厚、柔和而優雅的音色;外弦則較明亮、剛健。二胡特別擅長演奏柔和細膩的抒情作品,尤其演奏哀怨沉寂、如泣如訴的作品,更能刻劃入微。然二胡的表現領域卻遠不止此,如表現瀟灑悠揚的情緒、含蓄靜肅的歌聲、活潑歡快的氣氛、粗獷氣勢磅礡的場面、雄壯挺拔的氣質以及演奏各種富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旋律等均可勝任。
近年來為配合環保,還研創有合成皮二胡及竹製二胡。此次展覽的二胡有多種,依序為「鳳頭二胡」、「兒童二胡」、「馬頭二胡」、「雲頭二胡」、「龍頭二胡」、「環保皮二胡」、「紅木製環保皮二胡」及「竹製二胡」(簡稱竹胡)。
分類
依據制琴產地可分為三類:
1.蘇州琴
2.上海琴
3.北京琴
依據琴筒形狀可分為四類:
1.圓筒二胡
2.八角二胡
3.六角二胡
3.扁筒二胡 (二胡演奏家陳軍所開發)
二胡相關論文
1.董榕森1992,〈劉天華南胡音樂研究〉。《第四屆中國民族音樂學會論文集》,pp.196-223。
2.王銘裕1994,《二胡獨奏音樂之風格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蔡秉衡1993,《二胡音樂審美觀之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4.辛小紅、辛小玲1995,〈漫談胡琴〉。《省交樂訊》,第39期,頁11-13。
5.歐光勛1993,《劉文金四首二胡作品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6.歐光勛1993,〈關於劉文金《長城隨想》中傳統音樂素材的討論〉。《北市國樂》,第91期,頁16-16。
7.閔惠芬1992,〈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韻-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演奏札記〉。《中國音樂學》,1992第 一期,頁17-25。
- 關鍵字搜索:
-
奈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