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盧氏縣遇山洪襲擊 78死18人失蹤


河南盧氏縣滿目瘡痍


豫西7月28日至7月30日發生的山洪災害,截至8月3日下午2時造成盧氏縣78人死亡,18人失蹤。

據新華社報導,盧氏縣7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38.7毫米,2007年7月降雨量361毫米,是多年平均值的2.6倍,接近有資料以來最大降雨量(最大為1958年368.8毫米)。初步水文分析,盧氏縣24小時降雨量為一百年一遇。

由於降雨量大,時間相對集中,引發了山洪災害。位於盧氏縣境的國道209、國道310、省道322、省道 331、省道323等路線因部分路段出現地質災害而斷行。山洪災害使全縣十多萬畝農作物受災,六千多間民房倒塌,十多個鄉鎮的交通、電力、通訊等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豫西山洪災害何以造成如此重大人員傷亡?河南省防汛辦副主任楊汴通做了如下分析:

一、降雨強度大是造成山洪災害的主要原因。據水文部門分析,此次盧氏縣整體24小時降雨為百年一遇,這在豫西山丘地區長年乾旱缺水地區屬於較大強度降雨,具有較大的突發性和破壞力。

二、山洪災害突發性強,山洪來勢猛、成災快,破壞性強、容易造成人員傷亡,防禦比較困難。河南每年都有山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的事件發生,其死亡人數佔因洪澇災害死亡人數的70%以上。

三、山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不完善。目前,由於河南省山丘地區缺乏足夠的雨量監測站和預警手段,加之此次降雨造成部分地區通信、電力、交通中斷,給山洪災害的及時預警和組織群眾安全轉移造成很大困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