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認為,大熊貓的急劇減少與近現代人類活動發展的關聯不容忽視,如人口急劇增加、森林被大面積採伐和農業拓墾等人類行為,使得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日益縮小,環境也在日益惡化。同時,人為獵殺與捕捉對大熊貓的生存也構成了極大威脅。
今天被世界公認為無價之寶的珍稀動物大熊貓,在千萬年以前竟曾是遠古人類的食物?近年來,有研究人員在對貴州省大熊貓遺蹟進行長期的考察及研究後得出了這一驚人結論。
人類捕殺的依據
大熊貓曾被人類捕殺的依據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大熊貓在距今八千年前已在雲貴高原地區滅絕,作為遠古大熊貓的故鄉,貴州和雲南是大熊貓化石的主要產地之一。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今,雲貴高原地區,研究人員最少在7個人類遺址和 30多個化石點中,發現了大熊貓的骨頭化石。貴州省畢節市何官屯有更世紀早期的遺蹟,位於黔西的主要是距今約六十萬年的觀音洞更新世中期的文化遺址,還有雲南東部的一些石器時代的遺址。
這些地方出土的大熊貓化石以零散的骨頭居多,多數沒有完整的個體。據推測,這些大熊貓化石的年代大多形成於更世紀到距今一萬年間。
人們已知大熊貓在早期並非人類所馴養的動物,它們的骨骼化石又如此頻繁地在古人類遺址中出現。按常理,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人類曾經大量撿拾、採集大熊貓的遺骨;二是,古大熊貓是古人類用來對付飢餓的食物。而當時,大熊貓的骨頭體積比現在小,不能成為遠古人類製作工具的原料,相比而言,被人類捕食就更有可能。
第二,大熊貓本身特徵導致其無力反抗人類捕殺。
如今,在人們眼中大熊貓緩慢遲鈍,憨態可掬。根據熊貓化石的形態分析,遠古大熊貓的個頭比今天的大熊貓要稍大,行動也不像今天的大熊貓這麼緩慢。但與遠古時期的其他動物相比,其體積仍然較小,速度也仍然很慢。動作遲緩導致人類捕食就不足為奇了,也由此可以推論,遠古大熊貓也曾受到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襲擊。
其他因素
大熊貓的種群本來基數就很小,增長速度又極其緩慢。其種群一旦遭到破壞,就算在極端的保護環境下,恢復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有關專家解釋說,大熊貓數量的減少、活動範圍的縮小,還有著多方面的成因,包括大熊貓自身的生活習性以及自然因素
一方面,地球氣候的變化,導致大熊貓逐漸退隱到青藏高原東部以及四川盆地周圍的高山深谷之中生存,形成了耐寒怕熱的習性。
另一方面,熊貓的種群數量本來就少,一個種群的大熊貓在尋求其他種群配偶時,機會也相應減少,從而導致近親繁殖的現象頻頻發生。這就使得其後代的遺傳多樣性喪失,進而導致大熊貓在適應環境,以及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漸下降,甚至產生畸形或夭折等現象。
古人眼中的今日「國寶」
在中國歷史上,大熊貓是一種傳奇色彩濃厚的動物。古人留下的史料中,有很多關於大熊貓的記載。
據《史記·五帝記》中記載,在四千多年以前,黃帝率領自己的部落在阪泉(今河南逐鹿縣)大勝炎帝及其部落,取勝的秘訣就是因為他們利用了馴養的虎、豹、熊、貔貅(大熊貓)等猛獸大軍。在三千多年前的《尚書》和《詩經》中也明確記載著貔貅皮(大熊貓皮)是給皇帝進貢的珍品。當時的人們認為貔是一種像虎豹一樣威武的猛獸,他們希望勇士像貔貅一樣勇敢,連軍隊打仗時都打著「貔」和「貅」的旗號,以震軍威。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山海經》把大熊貓記述得詭秘化了,竟然認為大熊貓牙齒鋒利,能夠嚼食銅鐵,把它們叫成「食鐵獸」。
這種誤解非常荒謬,以至於秦以後的人們仍然堅信貘是「猛獸」。到了漢武帝時期,宮人還把貘關在上林苑裡放養,供皇帝打獵,把成功地獵殺到貘當成是勇敢的表現。
西晉開始,人們對大熊貓的認識發生了巨變。西晉人把大熊貓叫「騶虞」,認為騶虞只吃竹子,不會傷害其他動物,所以把它當成象徵睦鄰友好的益獸。西晉人在兩軍交戰的中途,如果一方高舉寫著「騶虞」字樣的大旗,就是代表求和、停戰。至此,古人似乎應該停止肆意獵殺大熊貓了,可他們的做法還是讓現在的保護動物者們失望。到了唐朝,連武則天都做過把幾十張完整的貘皮送給日本天皇的事。
備受現代人推崇的李時珍在著述《本草綱目》時,把用貘皮做睡墊、膏藥大有益處的理論寫了進去,無疑更加劇了這一古老物種減少的速度。
先祖始熊貓
在距今約八百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地球上就已經有了大熊貓的足跡。當時的大熊貓是現在的大熊貓之先祖,它們的身體只有現在大熊貓的一半,被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命名為「始熊貓」。始熊貓是由擬熊類動物演變而來的,外表如同肥胖的狐狸,以食肉為主,生活在雲南元謀和祿豐地區的熱帶森林邊緣。那裡的氣候炎熱潮濕,也適合森林古猿、猩猩、巨猿和斑狗鬣生活,始熊貓跟它們一起廣泛分布於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由始熊貓演化的一個旁枝叫葛氏郊熊貓,分布於現在的匈牙利和法國等地的潮濕森林,在中新世末期滅絕。始熊貓的主枝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三百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其體型只有現在大熊貓的一半大,其化石被定名為大熊貓小種。有關專家從大熊貓小種的牙齒化石推測,它們當時已經進化成兼食竹類的雜食動物。大約過了兩百萬年,大熊貓小種開始向亞熱帶潮濕森林延伸,並取代始熊貓廣泛分布於雲南、廣西和四川等地。
《山海經》把大熊貓稱作「食鐵獸」
大熊貓小種逐漸適應了亞熱帶竹林中的生活以後,體型開始逐漸增大,其種群在距今約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達到鼎盛時期。這時的大熊貓小種廣泛分布於北京周口店到江南的廣大地區,連越南、緬甸和泰國都發現過其化石。當時跟大熊貓小種一起生活的動物還有劍齒虎、劍齒像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
在更新世中晚期,自然環境發生巨變,秦嶺及其以南山脈出現大面積冰川,特別是在距今約1.8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之後,劍齒虎、劍齒像全部滅絕,大熊貓在北方從此絕跡,在南方的分布區也驟然縮小,進入歷史的衰退期。
生存的代價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瀕危野生動物,有國寶、活化石之稱。它是目前世界上為數極少地球千萬年變遷過程的見證者之一。在更新世晚期,地球由於氣候的急劇變化而使得曾經與大熊貓共存於同一時代的劍齒像、巨貘等動物幾乎無一例外地走向了滅絕,只剩下大熊貓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但這卻是以其數量的急劇減少和生存活動範圍的迅速縮小為代價的。
根據調查,目前全世界野生大熊貓僅存留約有1600只,而且被分割成20多個孤立的小種群。它們主要分布於中國四川省和陝西省。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近三千年來,大熊貓曾在中國中原的河南,西北的甘肅南部、陝西中部,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西南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和東北邊緣等地,有過活動痕跡。
大熊貓生存活動範圍的逐漸縮小,始於十六世紀,但最主要還是在十九世紀。僅僅從1974—1989年的15年間,大熊貓棲息活動地就已消失將近一半。
為更好地開展大熊貓保護管理工作,中國國家林業局組織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及有關部門在1999年6月至2003年底開展了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以掌握和瞭解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分布範圍、棲息地及保護管理、分布區社會經濟條件以及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等現實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全國野生大熊貓分布在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涼山六大山系,行政區劃包括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6個地(市、州)、45個縣(市、區)、194個鄉鎮。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為2304991公頃。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596只(不包括1.5歲以下大熊貓幼體數量)。分布面積約1398041公頃,佔棲息地總面積的60.65%,當前主要受到放牧、採藥、割竹打筍和偷獵的干擾。全國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61只,其中 70%為圈養繁殖個體。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已達40個,保護有約45%的大熊貓棲息地和約61%的野生大熊貓。
新生兒
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中心在人工繁育方面成績突出
所有關心大熊貓的人們似乎都有理由擔心,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恐怕真的會在某一天滅絕。熊貓遭受的主要威脅是人類對自然棲息地的破壞,是人類破壞了它生存的整個基礎和社會結構。只要有穩定的棲息地,它們的生存就沒有問題,大熊貓要繼續生存下去,除了必須依賴於自然力和其本身的遺傳潛力外,還必須有人類的真誠愛護和精心管理。
此外,沒有任何一種物種會永居於地球上,它總是會改變的,總會被新的物種替代,熊貓也不例外。要拯救一個瀕危物種的最好辦法就是保護其所在群落的整體性、穩定性和物種內在的遺傳多樣性。在保護大熊貓上,今天人們可以固守的最後一塊陣地就是保全那些充滿野性的自由生活的種群。
大熊貓與竹子
在大熊貓分布區內,竹子種類很豐富,如冷箭竹、箭竹、大箭竹、八月竹、米湯竹、斑竹、水竹、紫竹、慈竹等,多達數十種。
大熊貓可食竹開花乃至枯死,是竹類有性繁殖必不可少的自然生理演替過程。竹子主要是進行無性繁殖的,每年春季從地下的竹鞭上長出筍來,然後發育成新竹。部分竹子的有性繁殖是先開花結籽,然後枯死,完成整個生長週期。大部分竹子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只開一次花,而且有一定週期,一般為六十年左右。
古代中國人就觀察到竹子開花這種現象。在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記載。在歷史上,由於大熊貓的生活環境沒有很大的破壞,其中生長著不同種類的竹叢,所以當其中某一種竹子開花時,大熊貓還可以採食別的未開花的竹子,維持正常的生活。
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墾殖和森林採伐的擴大,大熊貓的棲息地退縮到了山體的上部,成為孤島狀的分布。這些地方水源較少,竹子等植被種類比較單一,所以一旦竹子大面積開花,就會對大熊貓的生存造成威脅。
在1974—1976年,岷山的竹子大面積開花枯死,形成了一個面積為數千平方公里的竹子開花枯死區,其中心地帶由於海拔較高,竹種少,因此災情特別嚴重,造成大熊貓大量死亡。
来源:今天被世界公認為無價之寶的珍稀動物大熊貓,在千萬年以前竟曾是遠古人類的食物?近年來,有研究人員在對貴州省大熊貓遺蹟進行長期的考察及研究後得出了這一驚人結論。
人類捕殺的依據
大熊貓曾被人類捕殺的依據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大熊貓在距今八千年前已在雲貴高原地區滅絕,作為遠古大熊貓的故鄉,貴州和雲南是大熊貓化石的主要產地之一。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今,雲貴高原地區,研究人員最少在7個人類遺址和 30多個化石點中,發現了大熊貓的骨頭化石。貴州省畢節市何官屯有更世紀早期的遺蹟,位於黔西的主要是距今約六十萬年的觀音洞更新世中期的文化遺址,還有雲南東部的一些石器時代的遺址。
這些地方出土的大熊貓化石以零散的骨頭居多,多數沒有完整的個體。據推測,這些大熊貓化石的年代大多形成於更世紀到距今一萬年間。
人們已知大熊貓在早期並非人類所馴養的動物,它們的骨骼化石又如此頻繁地在古人類遺址中出現。按常理,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人類曾經大量撿拾、採集大熊貓的遺骨;二是,古大熊貓是古人類用來對付飢餓的食物。而當時,大熊貓的骨頭體積比現在小,不能成為遠古人類製作工具的原料,相比而言,被人類捕食就更有可能。
第二,大熊貓本身特徵導致其無力反抗人類捕殺。
如今,在人們眼中大熊貓緩慢遲鈍,憨態可掬。根據熊貓化石的形態分析,遠古大熊貓的個頭比今天的大熊貓要稍大,行動也不像今天的大熊貓這麼緩慢。但與遠古時期的其他動物相比,其體積仍然較小,速度也仍然很慢。動作遲緩導致人類捕食就不足為奇了,也由此可以推論,遠古大熊貓也曾受到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襲擊。
其他因素
大熊貓的種群本來基數就很小,增長速度又極其緩慢。其種群一旦遭到破壞,就算在極端的保護環境下,恢復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有關專家解釋說,大熊貓數量的減少、活動範圍的縮小,還有著多方面的成因,包括大熊貓自身的生活習性以及自然因素
一方面,地球氣候的變化,導致大熊貓逐漸退隱到青藏高原東部以及四川盆地周圍的高山深谷之中生存,形成了耐寒怕熱的習性。
另一方面,熊貓的種群數量本來就少,一個種群的大熊貓在尋求其他種群配偶時,機會也相應減少,從而導致近親繁殖的現象頻頻發生。這就使得其後代的遺傳多樣性喪失,進而導致大熊貓在適應環境,以及抵抗疾病等方面的能力日漸下降,甚至產生畸形或夭折等現象。
古人眼中的今日「國寶」
在中國歷史上,大熊貓是一種傳奇色彩濃厚的動物。古人留下的史料中,有很多關於大熊貓的記載。
據《史記·五帝記》中記載,在四千多年以前,黃帝率領自己的部落在阪泉(今河南逐鹿縣)大勝炎帝及其部落,取勝的秘訣就是因為他們利用了馴養的虎、豹、熊、貔貅(大熊貓)等猛獸大軍。在三千多年前的《尚書》和《詩經》中也明確記載著貔貅皮(大熊貓皮)是給皇帝進貢的珍品。當時的人們認為貔是一種像虎豹一樣威武的猛獸,他們希望勇士像貔貅一樣勇敢,連軍隊打仗時都打著「貔」和「貅」的旗號,以震軍威。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山海經》把大熊貓記述得詭秘化了,竟然認為大熊貓牙齒鋒利,能夠嚼食銅鐵,把它們叫成「食鐵獸」。
這種誤解非常荒謬,以至於秦以後的人們仍然堅信貘是「猛獸」。到了漢武帝時期,宮人還把貘關在上林苑裡放養,供皇帝打獵,把成功地獵殺到貘當成是勇敢的表現。
西晉開始,人們對大熊貓的認識發生了巨變。西晉人把大熊貓叫「騶虞」,認為騶虞只吃竹子,不會傷害其他動物,所以把它當成象徵睦鄰友好的益獸。西晉人在兩軍交戰的中途,如果一方高舉寫著「騶虞」字樣的大旗,就是代表求和、停戰。至此,古人似乎應該停止肆意獵殺大熊貓了,可他們的做法還是讓現在的保護動物者們失望。到了唐朝,連武則天都做過把幾十張完整的貘皮送給日本天皇的事。
備受現代人推崇的李時珍在著述《本草綱目》時,把用貘皮做睡墊、膏藥大有益處的理論寫了進去,無疑更加劇了這一古老物種減少的速度。
先祖始熊貓
在距今約八百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地球上就已經有了大熊貓的足跡。當時的大熊貓是現在的大熊貓之先祖,它們的身體只有現在大熊貓的一半,被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命名為「始熊貓」。始熊貓是由擬熊類動物演變而來的,外表如同肥胖的狐狸,以食肉為主,生活在雲南元謀和祿豐地區的熱帶森林邊緣。那裡的氣候炎熱潮濕,也適合森林古猿、猩猩、巨猿和斑狗鬣生活,始熊貓跟它們一起廣泛分布於四川、湖南、湖北、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由始熊貓演化的一個旁枝叫葛氏郊熊貓,分布於現在的匈牙利和法國等地的潮濕森林,在中新世末期滅絕。始熊貓的主枝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繼續演化,其中一種在距今約三百萬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現,其體型只有現在大熊貓的一半大,其化石被定名為大熊貓小種。有關專家從大熊貓小種的牙齒化石推測,它們當時已經進化成兼食竹類的雜食動物。大約過了兩百萬年,大熊貓小種開始向亞熱帶潮濕森林延伸,並取代始熊貓廣泛分布於雲南、廣西和四川等地。
《山海經》把大熊貓稱作「食鐵獸」
大熊貓小種逐漸適應了亞熱帶竹林中的生活以後,體型開始逐漸增大,其種群在距今約50—70萬年的更新世中、晚期達到鼎盛時期。這時的大熊貓小種廣泛分布於北京周口店到江南的廣大地區,連越南、緬甸和泰國都發現過其化石。當時跟大熊貓小種一起生活的動物還有劍齒虎、劍齒像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
在更新世中晚期,自然環境發生巨變,秦嶺及其以南山脈出現大面積冰川,特別是在距今約1.8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之後,劍齒虎、劍齒像全部滅絕,大熊貓在北方從此絕跡,在南方的分布區也驟然縮小,進入歷史的衰退期。
生存的代價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瀕危野生動物,有國寶、活化石之稱。它是目前世界上為數極少地球千萬年變遷過程的見證者之一。在更新世晚期,地球由於氣候的急劇變化而使得曾經與大熊貓共存於同一時代的劍齒像、巨貘等動物幾乎無一例外地走向了滅絕,只剩下大熊貓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但這卻是以其數量的急劇減少和生存活動範圍的迅速縮小為代價的。
根據調查,目前全世界野生大熊貓僅存留約有1600只,而且被分割成20多個孤立的小種群。它們主要分布於中國四川省和陝西省。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近三千年來,大熊貓曾在中國中原的河南,西北的甘肅南部、陝西中部,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西南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盆地東南邊緣和東北邊緣等地,有過活動痕跡。
大熊貓生存活動範圍的逐漸縮小,始於十六世紀,但最主要還是在十九世紀。僅僅從1974—1989年的15年間,大熊貓棲息活動地就已消失將近一半。
為更好地開展大熊貓保護管理工作,中國國家林業局組織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及有關部門在1999年6月至2003年底開展了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以掌握和瞭解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分布範圍、棲息地及保護管理、分布區社會經濟條件以及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等現實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全國野生大熊貓分布在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涼山六大山系,行政區劃包括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的16個地(市、州)、45個縣(市、區)、194個鄉鎮。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為2304991公頃。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596只(不包括1.5歲以下大熊貓幼體數量)。分布面積約1398041公頃,佔棲息地總面積的60.65%,當前主要受到放牧、採藥、割竹打筍和偷獵的干擾。全國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61只,其中 70%為圈養繁殖個體。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已達40個,保護有約45%的大熊貓棲息地和約61%的野生大熊貓。
新生兒
四川臥龍大熊貓保護中心在人工繁育方面成績突出
所有關心大熊貓的人們似乎都有理由擔心,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恐怕真的會在某一天滅絕。熊貓遭受的主要威脅是人類對自然棲息地的破壞,是人類破壞了它生存的整個基礎和社會結構。只要有穩定的棲息地,它們的生存就沒有問題,大熊貓要繼續生存下去,除了必須依賴於自然力和其本身的遺傳潛力外,還必須有人類的真誠愛護和精心管理。
此外,沒有任何一種物種會永居於地球上,它總是會改變的,總會被新的物種替代,熊貓也不例外。要拯救一個瀕危物種的最好辦法就是保護其所在群落的整體性、穩定性和物種內在的遺傳多樣性。在保護大熊貓上,今天人們可以固守的最後一塊陣地就是保全那些充滿野性的自由生活的種群。
大熊貓與竹子
在大熊貓分布區內,竹子種類很豐富,如冷箭竹、箭竹、大箭竹、八月竹、米湯竹、斑竹、水竹、紫竹、慈竹等,多達數十種。
大熊貓可食竹開花乃至枯死,是竹類有性繁殖必不可少的自然生理演替過程。竹子主要是進行無性繁殖的,每年春季從地下的竹鞭上長出筍來,然後發育成新竹。部分竹子的有性繁殖是先開花結籽,然後枯死,完成整個生長週期。大部分竹子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只開一次花,而且有一定週期,一般為六十年左右。
古代中國人就觀察到竹子開花這種現象。在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記載。在歷史上,由於大熊貓的生活環境沒有很大的破壞,其中生長著不同種類的竹叢,所以當其中某一種竹子開花時,大熊貓還可以採食別的未開花的竹子,維持正常的生活。
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墾殖和森林採伐的擴大,大熊貓的棲息地退縮到了山體的上部,成為孤島狀的分布。這些地方水源較少,竹子等植被種類比較單一,所以一旦竹子大面積開花,就會對大熊貓的生存造成威脅。
在1974—1976年,岷山的竹子大面積開花枯死,形成了一個面積為數千平方公里的竹子開花枯死區,其中心地帶由於海拔較高,竹種少,因此災情特別嚴重,造成大熊貓大量死亡。
- 關鍵字搜索:
- 驚人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