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區移民生活困苦 廣西萬人圍鎮政府

7月初,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岩灘鎮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近萬名庫區移民包圍鎮政府,要求解決他們基本生活問題。當局因興建水電站導致農民田地被淹沒,生活陷入困境,要求鎮政府增加補償。

7月1日至4日,岩灘鎮和北景鄉的近萬名庫區移民,連續4日到鎮政府門外請願,移民先後到岩灘電站生活區及岩灘水電廠大壩抗議。

北景鄉劉姓移民表示,生活很困難去上訪,受到政府阻止,調來很多武警、特警及公安有1000多人,也有裝甲車,當時交通被封鎖。有發生衝突,有年青村民和防暴隊發生衝突,被毆打,有幾位村民受傷。因天氣炎熱,有很多人昏倒,最後村民被武警拉上車,截訪回原地。

劉姓移民說:「村民有拿標語和喊口號,口號是「……堅決打倒腐敗份子、還我們生活、為公民做出公道……標語被警察沒收了。」

據另一位現場目擊者表示,道路兩邊來了幾十輛警車,碼頭也有很多警察駐守,不讓坐船下來移民上訪。大路上的人群開始越來越多,都向電廠生活區那裡湧去。當局又調來了7、8輛大卡車的防暴警察和武警。當時,氣溫有35度,他們仍然在進行無聲的抗議。

記者致電岩灘鎮鎮政府詢問,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事情各級領導已知道,他們會通過各種基礎設施項目,來安撫民心。他們集體在那靜坐,有派700、800個警察維持秩序,但他否認發生警民衝突及打傷村民。

據悉,當局在10多年前興建大化和岩灘兩座水電站,因水位上升,淹沒紅水河沿岸大部分農田,庫區群眾怨聲載道,生產生活困難,意見很大,移民們多次集體上訪,情況都未有改善。而上級撥給移民的款項,疑遭到當地官員私吞,引發農民極大不滿。

因庫區移民受淹沒的實物補償標準低,當局對移民安置盲目「就地後靠,由低搬高」,庫區殘留的生產生活資料極少,移民的生產生活沒有出路,加上基礎設施條件差,大化、岩灘兩大電站庫區9.1萬移民在失去農田、耕地、住房後,搬到山頂、山腰居住,生產生活遇到重重的困難。

從今年4月開始,岩灘和北景移民曾連續一星期上訪;五月份以來,規模越來越大,岩灘鎮經常有數千名群眾到鎮政府靜坐。

北景一移民婦女錶示,生活很困難,只能種點玉米來吃,田地都被淹了,又沒有錢,住的都是泥土房,用玉米煮飯,一個月補貼生活費36.75元人民幣,連豬肉都買不起,水、電費都很貴,小孩營業不夠,那點錢連買油、鹽都有問題。

一位岩灘表示,現在各種物價很高,豬肉都賣13塊錢,米價也很高,一點田地都沒有,全淹了,沒辦法,生活補助很低,以前一個月才給24斤米,現在是30多塊人民幣。住在山上,出門都要坐船,每天只有1.2元人民幣生活,怎麼活下去?

為了生存,這10多年來,移民只有靠上山打柴賣錢,柴打完了就挖樹蔸。有的家庭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有的靠上山挖野菜來充飢,有的全家9個人擠在不到50平方瓦房裡,半年吃不上一兩肉,有的賣血、賣兒女,有的外出討飯……

移民表示,庫區移民苦難沈重,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共產黨自己造成的,希望外界能關注移民問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