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病捲土重來令醫界人士擔憂

上個世紀中期,很多醫學家都相信結核病已經被完全消滅。但是,當愛滋病在1980年代出現的時候,肺結核也捲土重來。目前,全世界每年有200萬人死於肺結核,新診斷出的患者大約有800萬人。

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肺臟與結核病研究專家納希德博士說,對於愛滋病患者,肺結核是一大問題,艾滋病毒使他們更容易染患肺結核,而肺結核又使他們的愛滋病情況惡化。根據他在加州診所裡看到的情形,納希德開始對目前肺結核的標準治療方法感到懷疑,目前的方法是以6個月為一個療程,對所有病人都使用抗生素。

納希德說:「我認為,用同樣的方法來治療染有愛滋病和沒有感染愛滋病的肺結核患者似乎不太合理。」

納希德查閱了過去10多年來有關700名病人的資料,看有多少人痊癒,包括染有愛滋病和沒有愛滋病的肺結核患者。納希德說:「最先發現的一個明顯情況是,患有活性肺結核的愛滋病人和沒有感染愛滋病的患者比起來,既使已經接受一次治療,確定痊癒,結核病還是更有復發的可能。」

*治療時間長短影響治療結果*

納希德說,他還發現治療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到治療的結果,愛滋病人服用抗生素的時間越長,他們的肺結核覆發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對於愛滋病人,把6個月做為肺結核的標準療程是有問題的。

納希德說,標準療法是經由臨床試驗得出的結果,「在臨床試驗當中,有大量醫務人員參與,確保病人堅持服藥,整個治療過程在完全控制的條件下進行,我們所完成的試驗基本上也是如此,跟臨床試驗一樣複雜,病人來自不同的群體。」

納希德希望其他的研究人員也能對染有愛滋病的肺結核患者的治療結果,加以檢討。他認為,肺結核的標準療法可能有必要修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