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評論教皇給中國教徒公開信

教皇本篤16世在最近寫給中國羅馬天主教徒的公開信中表示,梵蒂岡與中國之間建立正常邦交是一項優先考慮的工作。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梵蒂岡向北京伸出的橄欖枝。有中國家庭教會成員說,教皇致信北京是明智之舉,但梵蒂岡和中國近期建交的可能性不大。

在這封長達28頁的公開信中,教皇本篤16世重申他有權任命主教,呼籲中國的天主教徒統一在教皇的權威之下,並敦促北京允許宗教自由,努力恢復與梵蒂岡的外交關係。中國和梵蒂岡是1951年斷交的。

*意義重大*

很多分析人士認為,教皇的這封公開信意義重大,因為這是羅馬天主教皇49年來首次向中國的天主教徒發出公開信。在這封公開信中,儘管教皇對中國當局壓制宗教自由提出批評,但他同時對北京作出了明確的善意表示,讚揚中國近年來取得的社會和經濟成就,並表示希望和北京進行真誠的對話。

教皇在信中敦促中國官方認可的教會在宗教事務方面服從梵蒂岡的權威,同時也表示,羅馬天主教廷不會對北京構成政治上的挑戰。

*短期內難消建交障礙*

家住北京的中國家庭教會成員王東成認為,儘管教皇在公開信中向北京表示了恢復正常關係的願望,但中國當局對宗教自由的壓制是梵蒂岡和北京建交的最大障礙,而且目前看不到短期內消除這個障礙的前景:

「中國的當權者對宗教信仰自由的打壓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這種打壓的慣性也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當權者有很多關於宗教自由的說法,但這都是說給人聽的,不是用來實行的。」

*原則+妥協 考驗當權者*

王東成認為,教皇發出這封公開信是明智之舉,希望中國當權者能夠對教皇的善意表現出政治智慧和道德勇氣,讓中國公民真正享受到憲法賦予的宗教自由:

「我覺得教皇的信既堅持了信仰自由的原則,又顧及到了中國的具體國情,是一個非常明智的做法。在這種明智的、能夠作出妥協的做法面前,中國當權者的能力和智慧將經受考驗。我以最大的信心為中國的當權者禱告,希望他們的心腸能夠變得更柔軟一些。」

*建交後再談主教任命*

教皇寫給中國天主教徒的信公布之後,北京方面立即作出了反應,再次提到梵蒂岡與臺灣的關係以及不能容忍以宗教名義干涉中國內政的問題。

中國愛國天主教聯合會副主席劉柏年星期天表示,他希望教皇的信有助於北京和梵蒂岡恢復正常關係。劉柏年沒有對梵蒂岡任命主教的權力提出質疑,但他重申,由於北京和梵蒂岡沒有建立關係,因此中國方面只能自行任命主教。劉柏年說,北京和梵蒂岡關係正常化之後,雙方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探討和解決主教任命的問題。

*臺灣問題並非主要障礙*

梵蒂岡在教皇公開信的註釋中表示,一旦與北京達成共識,梵蒂岡願意在「任何時候」盡早把外交使節從臺北移至北京。

北京政治評論人士劉曉波認為,梵蒂岡與臺灣斷交、轉而與北京恢復正常關係的可能性很大,但這並不是梵蒂岡與北京遲遲不能建交的主要原因,而雙方在宗教信仰自由問題上的根本份歧,絕不是能夠在短期內消除的:

「並不是梵蒂岡在臺灣問題上讓步了,北京就可能和梵蒂岡建交,我想梵蒂岡對這一點也非常清楚。雙方之間這種本質性的衝突是非常難以改變的。」
本文留言

作者蕭敬2007年7月2日華盛頓報導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