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報:香港和上海繁榮不代表中國不需要民主

明天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十週年,香港和上海的繁榮讓許多西方觀察家相信,中國未來可能和香港一樣,發展成沒有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家。

不過德國「南德日報」社論今天指出,由勞改營、情治機構和特權支撐的體制不可能永遠存在,北京領導人如果還是沉醉在表面的歌舞昇平,無意發展民主,中國的穩定不會長久。

這篇由長年派駐在北京的特派員鮑克撰寫的評論指出,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在新書中認為中國人不需要民主,西方不應自以為是建議中國採行民主;「紐約時報」最近也有文章提到,中國和俄羅斯「自信又獨裁的資本主義」,或許是民主體制外的另一選擇。

評論認為,貪污又獨裁的菁英階層不可能剝削人民直到永遠,如果不是出動坦克鎮壓,北京的領導人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早就被趕下臺,可見中國人和其他國家的老百姓一樣都嚮往自由,只要看臺灣的民主就知道,西方人說中國不適合民主多麼無知。

評論最後指出,中國的繁榮其實建立在拜金主義和資源掠奪,一熄火社會就會立刻動盪不安,遲早有一天中國領導人也會領悟到,開放民眾參政、推動言論自由和司法獨立,才能獲致長久的穩定,因此西方觀察家不應被香港和上海的摩天高樓迷惑而判斷錯誤。
本文留言

作者記者林育立柏林三十日專電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