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力出現短缺 從沿海蔓延到內陸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供給長期大於需求的格局將逆轉,而始於沿海地區的勞動力短缺現象正逐漸蔓延到中國各地。

北京「中國青年報」引述報告分析,在改革開放期間,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是在二元經濟條件下進行,此時期勞動年齡人口(十六歲至六十四歲)規模大且不斷增長,佔全部人口的比例高,因而人口負擔輕,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和高儲蓄率,為經濟增長帶來人口紅利。

但隨著人口總量和年齡結構變化,這種情況將會改變。例如,三十年計畫生育政策導致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一點七,低於二點一的更替水平。

研究人員預估,「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零年)期間,勞動力供給長期大於需求的格局將逆轉。

此前,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針對兩千七百多個行政村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中國農村勞動力供求關係正在從長期以來的「供過於求」逐步轉向「既過剩,又不足」。

也就是說,從總量上看,中國農村勞動力仍然過剩;從結構上看,熟練勞動力已出現全面供不應求現象,青壯年勞動力短缺現象正在由沿海向中國內陸蔓延,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逐步轉向供不應求。

報告認為,中國政府應鼓勵和引導企業善待勞動者,同時深化工會改革,提高勞動者的組織化程度,政府也要加強勞動保障方面的法制建設和勞動監察力度。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