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貪污八千? 河南貪官自首被譏

中共要求黨員在六月二十九日前主動交代「權錢交易」,河南省率先公布已有近千名官員主動交代,自首貪官「人均貪污款」八千多元人民幣。這項舉動引起外界批評聲不斷。

據香港「東方日報」分析,沒有人會相信河南省貪官「人均貪污八千」,更多人相信當地官員是「吞九牛吐一毛」。河南省將此視為「反腐政績」,並大書特書,不但令人噴飯,更難以取信民眾。

據分析,官員上繳些微贓款,既保個人前途,又可為上司造勢,皆大歡喜創雙贏,中紀委「最後通牒」大有可能演變為貪官「護身符」。

中國官場腐敗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河南省曾揭發一名外號叫「杜二蛋」的腐敗縣委書記,百姓就此編民謠說:「打開電視不用看,全部都是杜二蛋」,意思是說,電視新聞中亮相的官員,幾乎都是有貪污劣的「杜二蛋」,可見在百姓心目中,官員腐敗很具有普遍性。

河南還有民謠稱:「工資基本不動、菸酒基本奉送、吃飯基本靠請、老婆基本不用」,貪官的形象十分清晰。

根據以過去查處的貪官為例,河南省鄭州市前市委書記王有傑貪污一千多萬人民幣,前河南平頂山市新華區區委書記杜欣受賄一千多萬人民幣。這次河南官方公布的數據被網民認為是侮辱民眾智商。

分析認為,近千官員人均吐贓不足萬元,更令人懷疑是否有人利用中紀委的自首從寬政策,交出一點財物,以保權位。貪官既可爭取時間轉移視線,又可製造「有自首情節」的事實,日後即便是再次被查,有一張曾經「自首」的免死「護身符」。

北京以往有過多次通牒,但收效甚微,一九八九年八月,官方曾要求涉嫌貪污、受賄官員限期自首,最終不了了之。前年礦難連連,官方限期要求官煤退股,結果全國僅四千人退出,大部分人轉入隱蔽。去年打擊商業賄賂,也限期官員自首,卻也未見成效。分析認為,綜合過去成績來看,這次北京反腐通牒,最終能否感化貪官主動自首,實在很難樂觀。
本文留言

作者記者林於國香港十六日電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