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企業年金最大挑戰是取信於民
「中國應當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對企業年金的稅收鼓勵政策;在企業年金的監管方面,應該充分發展風險控制的工具,比如在規章中明確風險管理架構和潛在的償付能力標準要求。」世界銀行社保養老政策顧問赫英茲(Richard Hinz)近日在京表示。他同時指出,「如何使勞工和僱主對於參與這一體系擁有信心,是中國企業年金髮展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赫英茲是在「中國和拉美國家企業年金髮展論壇」上做出這番表述的。這次由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與中信銀行聯合舉辦的論壇中,BBVA銀行南美首席執行官羅得洛(Vicente Rodero)介紹了其在拉美發展企業年金的經驗。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國際養老金管理聯合會(FIAP)的數據,經過養老金體系改革,拉美國家養老金基金已經從1996年佔GDP總額的 3.9%,上升到2006年的16%。而這一制度的一大特點在於年金的管理,大多委託BBVA這樣的私營商業性機構進行投資和運營,建立起相對競爭和透明的運作體系,從而提高了年金的投資效率。
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認為,中國投資市場中的投資者大都不成熟,本來要進行長期投資的年金有可能變成熱錢。需要更多的把養老金交給專業的投資機構管理,才能確保它的安全和投資效益。
中國的年金制度於1991年正式推行,在2004年國家批准將企業年金託管到經過資格認證的基金管理機構之後,取得了快速增長。到目前為止,企業年金的基本規模達到900億元。
在目前的制度結構上,監管部門對有限的幾家給予牌照的機構確定了職責,由非營利性委員會和持照的商業信託管理機構共同參與。雖然在資金分配和投資限制上進行了定量,但對於年金的投資活動並沒有一個審慎的標準。去年以來上海社保、年金資金違規拆借的一系列醜聞,更使得人們對這一制度的效率和前景產生了擔憂。
中國在未來的數十年中將經歷從未有過的人口年齡分布巨變。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勞務人口(15歲-65歲)與老齡人口(超過65歲)的比率將從目前的6比1,變成2050年的2比1。如果現行的退休年齡維持不變,那麼現在每100個勞工中有26個退休人員的情況,將演變成每 100個勞工中有79個退休人員。再加上中國第一批獨生子女也已經開始為人父母,這就意味著將來每個勞工將供養四個祖父母和兩個父母,這樣的傳統家庭機構將不可能很好地供養老年人。
同時,現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沒有能力應對這樣的挑戰。根據最近世界銀行的估計,中國現在養老金保險的財務缺口(目前供款價值和給付現金流之間的差)已經相當於GDP的95%。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年金的發展對中國未來的養老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世行
來源: 《財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py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