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水耕船 自給自足不是夢




到過紐約市的人,大概很難想像市區內櫛比鱗次的摩天大樓屋頂上種滿水耕蔬菜的情景。不過,幾位關心環境的科學家三個星期前成立了「紐約太陽工作」計畫,在曼哈頓島西側的八十四號碼頭利用一艘租來的駁船,示範自給自足丶無污染丶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農業環境,希望有朝一日,紐約市能夠自給自足生產全市每日所需的蔬菜。

「紐約太陽工作」計畫的創始人泰德·凱波樂將這艘已經五十歲的平底船命名為「科學駁船」。這艘船上設置了一個大溫室,以循環水的水耕方式種植蔬菜,不使用農藥丶不製造污染。此外,溫室使用的能源來自駁船上設置的六面太陽能板丶風力發電,以及從餐廳蒐集來丶使用過的烹飪油。使用的能源量與紐約市一間公寓消耗的平均能源相當,幾乎能自給自足。

凱波樂說,美國超市中販售的每一件食品,從產地送到消費者家中的平均運輸距離是兩千五百公里,這種現代農業運作方式,就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水污染根源,此外,也是空氣污染丶碳排放與森林消失的主要禍首。若是人口稠密的都市能夠供應所需的食物,城市將更可以自給自足丶食物的品質與安全也將更有保障,更可以紓解郊區的環境壓力。

「科學駁船」的溫室中種植的蔬菜有青椒丶蕃茄丶黃瓜丶各種萵苣,使用的土地面積是傳統農業的七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丶使用的水資源是傳統農業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凱波樂說,不要以為紐約市這個大都會找不到足夠的水耕地。他說,紐約市約有五千公頃沒有遮蔽丶尚未使用的屋頂空間,理論上足夠種植供應全紐約市所需的蔬菜。

當然,科學家們對於在紐約這個勢利丶虛榮丶富有的城市內推廣永續農業成功的機率,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凱波樂說,他認為紐約市的公立學校可能是實現他的「屋頂溫室」計畫的好地方,大家都重視學生的飲食品質,學校就近採摘蔬菜食用,又有教育意義,不至於沒有一點吸引力。目前已經有兩所學校答應與他合作。

凱波樂說,他的計畫部分經費來自募款丶部分來自他祖母過世時他繼承的遺產。他開玩笑說,一方面他感傷祖母過世丶另一方面他也高興有這筆錢能夠實現他的計畫。未來兩年間,「科學駁船」將到紐約的六個臨河公園展示城市中進行屋頂溫室的計畫。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