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階層工作壓力過大 週末「哭泣」成流行病

5月28日,在綿陽一家外企工作的林曦女士開車來到辦公室,勁頭十足地開始了一週新工作。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給人精明強幹印象的女人,竟然經常週末在家,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大哭。

  利用週末時間,躲在家中藉助於悲劇味道強烈的影視、音樂、書籍等作品號啕大哭的,就是時下人們常說的週末「哭泣族」。

  從去「哭吧」到回家「哭泣」

  5月26晚8時多,林曦女士將車子停靠在小區的停車場。一步一步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夏天的晚上有些悶熱,看著燈光下那些聚集在一起散步納涼的人,林曦非常羨慕。回到家裡,林曦甩掉套在腳上的鞋子,她形容這種高跟鞋是「美麗的刑具」,為了工作形象她不得不一天十幾個小時穿著。

  晚上8時40分,關好所有窗子,她從公文包裡取出DVD,是韓劇《冬日戀歌》。將碟片放到播放器中,調大電視機音量,同時關掉手機。

  主人翁的母親遇到了車禍,主人翁淚流滿面地呼喊媽媽,隨著傷感的配樂,林曦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林曦進入了角色,電視畫面中不斷加大的特寫鏡頭像催淚劑一般,迅速地在林曦的傷感神經中蔓延著。

  29歲的林曦主要負責公司的銷售業務,年薪不菲。作為公司骨幹,平時所有的不開心都得藏在心裏,留給別人的永遠是微笑。今年元旦前,林曦出差到外地,聽說當地有個「哭吧」挺有特色,林曦特地趕去哭了一場。兩個多月以前,林曦因為工作的壓力,特別想哭,於是就想到了這樣的方式在家中解決。林曦告訴記者,痛哭之後很累,但也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男人「哭泣」不是錯

  在發現「哭泣」以前,劉小川的解壓方式通常是與朋友喝酒、K歌,「感覺壓力實在太大了,就在半夜開車到成都二環路上狂飈。」

  後來,劉小川開始了「哭泣」的經歷。

  年薪10萬。一份讓人羨慕的薪水,但對劉小川來說,這真是血汗錢。劉小川說因為自己是管理層,擔負的責任大,壓力大。公司內部的競爭很激烈,只有努力工作出成績,才能保住現在的職位,才有提升的機會。

  「對於男人來說,哭好像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猶豫了好一陣子,劉小川才向記者介紹他第一次痛哭的原因。劉小川說,無論男女,都有弱性的一面。

  去年5月的一個週末,劉小川回家時已經很晚。習慣地打開電腦瀏覽新聞。各大網站的首頁上都報導著「好人叢飛」去世的消息。當看到叢飛寫給女兒的遺言時,「一種無法抑制的傷感從心底湧上來。」先是默默流眼,隨後號啕大哭,「哭得連自己都莫名其妙。」

  劉小川說,做白領久了,其實就剩一層外套,留給別人的總是最好的一面,外界把這個群體稱為「白骨精」,但這些人的內心和平常人一樣都需要傾訴。隨後,劉小川將自己號哭的過程和感受發在論壇上。「第二天發現,回帖的有幾百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