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臺灣民主化證明友誼與促進民主不衝突

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演講時指出,儘管壓迫友好國家進行民主改革會製造緊張關係,但由於美國與這些友好國家的關係夠深夠廣,足以承受緊張氣氛,南韓和臺灣的民主化歷程就是明證,因此美國仍將繼續促使重要盟邦如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和巴基斯坦邁向自由。

布希說:「冷戰時期我們與南韓和臺灣的關係可以證明,美國能與一個國家維持友好關係,而同時又促使它們邁向民主。」

布希今天在布拉格的「民主與安全」會議上,向來自十七個國家的異議份子及民主活躍人士發表演說,強調民主是無人可以抵擋的普世價值與世界潮流,美國將繼續在世界上扮演民主的催生角色。

布希引述前蘇聯人權鬥士、諾貝爾將得主沙卡洛夫的話說:「不尊重自己人民權利的國家,將不會尊重鄰國的權利。」歷史證明沙卡洛夫的話是對的。

布希指出,上世紀八十年代,地球上只有四十五個民主國家,今天民主國家已超過一百二十個。未來美國還要繼續在世界上擔任民主推手角色。

布希強調,民主異議份子是國家的寶貝,他們比一個國家軍隊的武器或地底下蘊藏的石油還珍貴。因此他已安排利用這次在捷克參加這項會議的機會,與數位國際知名異議份子見面,其中包括中國的熱比婭。

布希說,根據美國的理解,熱比婭的兒子們是因為當局要報復熱比婭致力人權運動而被捕下獄。

布希呼籲中國在全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勵行民主改革。

布希說:「中國領導人以為他們可以繼續開放經濟,但不必貽d放其政治制度。我們不同意。」現場對布希的堅定語氣,報以熱烈掌聲。

布希強調,美國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相當複雜,彼此有共同利益,卻也有強烈分歧。美國將繼續與它們建立關係,但絕不會放棄原則與價值。

布希說,有人辯稱,終結獨裁就是強加美國的價值於不認同這些價值的人民身上,但從拉丁美洲、南非、烏克蘭、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例子看來,這種講法是站不住腳的。也有人認為,要在世界上推廣民主,談何容易?但歷史證明,「自由可以被抗拒,也可以被延宕,但無法被否定。」上世紀末在中歐和東歐發生的事情就是明證。

布希另點名北韓、伊朗、古巴和蘇丹等政權違反民主潮流,委內瑞拉、烏茲別克和越南的民主也都有倒退跡象。布希強調美國將永遠與這些國家的人民站在一起。

除了這些獨裁國家之外,布希警告,恐怖主義是民主的新敵人,美國將繼續與盟邦合作,誓言打贏反恐戰爭,讓世界恢復和平與安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