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死前口授《最後的心情》

1944年元旦,汪精衛在南京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其外籍私人醫生無法確診病因,汪精衛開始臥床不起。到了3月,汪精衛全家乘專機前往日本,到名古屋大學附屬醫院治療。當時的日本正遭受美國的空襲,工業重地名古屋也不例外。為此,日本人一夜之間在汪精衛病房外側構築起防空壕,還調集了全日本一流醫學權威組成會診團。名古屋軍警甚至還為汪精衛實施了戒嚴。

  日本醫生給汪精衛進行手術治療後,汪精衛有短暫的好轉。但是沒過幾天,病情繼續惡化。汪精衛也感到自己來日無多,1944年10月,他在日本的病床上,口授最後一篇文章《最後的心情》。雖然此時日本還沒有投降,但是,汪精衛已經預感到日本即將失敗,因此,在這篇由他老婆陳璧君筆錄的文章裡,汪精衛替自己投降日本成立偽政府的舉動百般辯解,並一再強調自己「自毀人格」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保全中國」,而且還說正是他委曲求全地順應日本,才保全了蔣介石,也為中國的抗日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至於汪精衛的投降理論,下次專門再說,今天只說他死後的狀況。

  1944年11月9日,名古屋又遭到美軍飛機轟炸,醫院不得不將汪精衛轉移到室外的防空壕。由於11月的日本已經非常寒冷,防空壕也沒有暖氣,病重的汪精衛受寒後高燒不退。轟炸過後移回病房也不見好轉。拖到11月10日下午4時多,停止了呼吸,終年62歲。

  11月12日,汪精衛的屍體運回南京,舉行葬禮,陵墓位置定在與中山陵不遠的梅花山上。據說汪精衛的陵墓圖案完全模仿中山陵的設計。核心工程剛建完,日本就宣布了無條件投降。汪精衛的屍體和棺木匆匆下葬。然而,汪精衛的陵墓只存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

  1946年1月,國民黨軍隊已經回到南京。眼看蔣介石也即將回南京,1月中旬的一個晚上,陸軍司令何應欽在南京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國民黨南京市政府、陸軍工兵部隊、南京憲兵司令部和74軍負責人。何應欽在會上說了一個原則意見:在蔣介石回南京之前,將汪精衛的陵墓「遷掉」,具體如何遷法,大家商量,並且一再囑咐要嚴守機密。說完這番話,何應欽離開了會場。此後,何應欽的參謀長蕭毅肅明確指示:10天之內處理好,並對各個部門的分工進行了協調。討論認為,10天之內遷走汪精衛的陵墓,唯一的辦法只有炸掉。

  1946年1月18日,中山陵與明孝陵之間由軍警封閉所有道路,斷絕行人往來,也暫停了遊覽。為防止有人躲在暗處窺探,封閉清理工作持續了3天。1月21 日,74軍51師工兵營負責爆破,他們共使用了150公斤TNT炸藥。第一步炸開外層鋼筋混凝土,第二步炸開盛棺的內窖。

  據目擊者回憶,內窖炸開後,就發現了汪精衛的棺材。揭開棺蓋,汪精衛的屍體上蓋著一面國民黨黨旗,汪精衛身著民國政府的文官禮服——藏青色長袍、黑色馬褂,頭戴禮帽。汪精衛面部略呈褐色,並有黑色斑點。由於使用過防腐劑,屍身還沒有腐爛。經檢查,在汪精衛馬褂的口袋裡有一張白紙條,上面用毛筆寫了「魂兮歸來」四個字,據說是汪精衛老婆陳璧君寫的。

  汪精衛的棺材被搬出後,當天晚上,工兵將墓地全部平整乾淨,原先的混凝土碎渣全部被運走,陵墓原址看不到任何一點以前的痕跡。此後,在汪精衛陵墓的原址上建了一個小亭子。汪精衛的棺材連同屍身當晚被軍用卡車運到清涼山的一個火葬場,全部被火化,火化後的灰燼不知下落。一個漢奸的下場彷彿像煙一樣消失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