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專欄】黃菊花中南海凋零 上海幫上海灘秋冬

來自上海灘的新品種黃菊花因不能適應惡劣的天氣和日漸沙漠化的土壤,患上罕見植物病,與2007年6月2日時03分在中南海後花園正式凋謝。工作人員正從花盆裡將黃菊花連根拔起,倒入廢品處理廠,清理花盆。專家認為,這標誌著上海花系進軍北京,佔領北京市場的計畫的擱淺。

近幾年來,上海灘頭培養起來的菊花幼苗,因長勢良好,好看,個頭大贏得北方市場的青睞,頻頻進軍北方市場,並一度被擺放到中南海,釣魚臺,天安門等重要位置。

黃菊花,原產地,天津,性溫和,耐寒,喜北方土壤,一直被江氏花卉栽培國際集團作為主打產品進軍北方市場。也是江氏集團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

但是由於氣候的變化,土壤的沙漠化,特別是江氏集團內部管理上的混亂。黃菊花患上植物界罕見的疾病,植物學家望而生畏,在北方市場遭遇了建國以來的首次寒冬,熱心的北京市民發現,擺放在天安門顯著位置的黃菊花一度被搬走。並引發了種種議論和猜測。香港江氏集團的恆生指數一度驟跌。

專家認為,黃菊花的凋謝,是對上海花系的一個重創,上海花系進入了嚴冬。

記者由此採訪了江氏花卉集團的董事長江澤蛙,江董事長樂觀地認為,黃菊花的凋謝不會影響上海花系的市場分額,他們還有映山紅這個主打產品。

曾經叱吒花卉江湖的江氏集團是否如同江總裁的估計,繼續保持堅挺的勢頭,還是江河日下,瀕臨破產,一時間眾說紛紜,公說婆有理,婆說公有理。到底上海花系還有多大的市場前景,稍後請看記者的深度報導。

中國首發
本文留言

作者高峰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