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巨大 灰色收入是主因
目前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原因,主要不在於市場化,而在 於制度不健全所導致的腐敗和灰色收入許多跡象說明,目前關於居民收入的統計調查數據明顯失真,主要是高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統計遠低於實際水平。這是因為對高收入戶進行收入調查並取得真實數據面臨種種困難,特別是由於高收入居民中有相當大量的灰色收入。本文中,將非法收入、違規違紀收入、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觀念其合理性值得質疑的收入,及其他來源不明的收入,統稱為灰色收入。
為弄清情況,我們於2005年-2006年對中國幾十個城市和縣的兩千多名不同收入階層的居民進行了家庭收支調查。調查採用社會學方法,取得了較真實的收入消費數據,並根據「一定的恩格爾係數與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對應」的原理,將樣本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城鎮住戶調查數據進行了分組比對。結果發現,在恩格爾係數相同的情況下,統計局樣本中各高收入組的人均收入都低於調查樣本,且收入越高,差異越大。這說明統計局的高收入居民收入數據有嚴重遺漏。
根據恩格爾係數和其他一些消費特徵進行初步推算,佔城鎮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居民(約1900萬戶,5000萬人),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7萬元,相當於原有數據(不到2.9萬元)的3倍多。其他中高收入居民的收入也高於原有統計。推算城鄉居民收入總額約12.7萬億元,而不是8.3萬億元;佔國民總收入69%(但國民總收入也可能需要上調)。全國城鎮居民收入中沒有統計到的隱性收入總計4.4萬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24%。
分析說明,統計收入遺漏主要發生在佔城鎮居民家庭10%的高收入戶,佔全部遺漏收入的四分之三。這表明高收入階層中存在大量隱性收入。目前城鎮最高與最低收入10%家庭間的人均收入差距約31倍,而不是統計顯示的9倍。城鄉合計,全國最高與最低收入10%家庭間的人均收入差距約55倍,而不是按統計數據推算的21倍。中國實際收入差距要遠大於統計顯示的水平。由於數據不充分,難以重新計算基尼係數,但肯定會明顯高於世界銀行計算的0.45的水平。
作者分別根據居民的家用汽車、商品住宅、出境旅遊、銀行存款分布等數據對結果進行了驗證。各項結果大體一致,證明以上關於最高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的推算是基本可信的(甚至可能偏於保守)。
上述結果說明,在中國城鎮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這是導致收入差距擴大的主要因素。關於灰色收入的來源,目前無法取得完整的資料。但據公開資料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財政資金通過「條條」(部門)渠道分配到各地的部分存在嚴重管理漏洞。有大量資金脫離了財政管理程序,透明度低,濫用和漏失嚴重。2005年這部分資金估計約5600億元,漏失部分待查。
近年來國有固定資產投資數額巨大(2006年4.5萬億元),投資項目層層轉包、工程款層層剝皮、營私舞弊現象嚴重,漏失巨大。據有些項目的情況,施工單位實際拿到的工程投資還不到工程撥款的三分之一。
第二,金融腐敗普遍存在。據央行研究局2003年一項大面積調查,中國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在正常利息之外的額外付費已成為一項「潛規則」。平均而言,企業在每筆貸款正常利息之外的額外付費和為維持與金融機構「良好借貸關係」的費用合計,相當於貸款額的9%。2006年全國金融機構貸款22萬億元;考慮大型企業貸款條件有利,較少發生這種情況,按貸款額的一半推算,額外付費給全國金融機構相關人員帶來的灰色收入可能高達1萬億元。由此造成的不良貸款損失還未計算在內。上述結果在一些企業調查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驗證。
第三,行政許可和審批中的尋租行為。例如各地黨政官員入股煤礦,這些「股權」多是憑審批權、檢查權、資源控制權換來的。又以醫藥業為例,一個時期以來藥品審批和流通環節極為混亂,給醫藥行業和相關權力部門某些人帶來了巨額灰色收入。
世界銀行2006年進行的中國120城市競爭力調查指出,企業的旅行和娛樂花費可以衡量對政府官員的「非正規支出」(行賄的委婉說法)。這項花費佔企業銷售額的比例在各地和各類企業有所不同,最低0.7%,最高2.3%。如果以0.5%作為企業正常支出水平,超過部分作為行賄部分,按2006年全國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銷售收入55萬億元計,企業用於行賄的旅行和娛樂花費約為5000億元。這可能還只是行賄的一小部分,未包括現金、存款、實物、信用卡劃賬、股權贈送等行賄方式。
第四,土地收益流失。2005年有價出讓國有土地16.3萬公頃,其中「招拍挂」出讓面積只佔三分之一。「招拍挂」與其他方式出讓的平均地價相差4-5倍,差價每公頃500多萬元。除去其中0.5萬公頃經濟適用房建設用地不適用「招拍挂」方式,其餘10.1萬公頃土地少收5400億元。這成為房地產開發商暴利和權力相關者灰色收入的來源。未採用有價出讓方式但進入了市場的土地還未計入。
此外,在土地徵用開發過程中估計地方政府平均每畝獲益10萬元,合計2080億元。這部分本該用來補償失地農民和用於社會長遠發展的土地收益,在大多數情況下被作為地方當期額外收入花掉了,其使用嚴重缺乏監督。
第五,壟斷行業收入。2005年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菸草等行業共有職工833萬人,不到全國職工人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估算達1.07萬億元,相當於當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高出全國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部分約9200億元。其中相當部分來自行政性壟斷。
以上內容中有數量依據的項目,包括金融腐敗、土地收益流失、企業用於行賄的旅行和娛樂支出、壟斷行業灰色收入等,數額已接近3萬億元,佔了4.4萬億元遺漏收入的大部分。這說明中國國民收入分配體系存在巨大漏洞和嚴重制度缺陷。目前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原因,主要不在於市場化,而在於制度不健全所導致的腐敗和灰色收入。
制度缺陷造成的灰色收入干擾了國民收入的正常分配。在初次分配領域,灰色收入導致要素配置扭曲,造成低效率並影響未來經濟發展。在再分配領域,灰色收入造成國民收入的逆向再分配,把本該用於低收入居民的資金通過非正當途徑轉移到權力相關者手中,進一步擴大了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貧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p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