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一種感覺
希特勒,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凶狠殘暴的人。作為納粹德國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第二次世界大戰頭號戰犯,雖然我很少看到他的真實形象,但是在心目之中,我還是能夠感覺得到他的存在與力量。當然這種感覺也是比較模糊的。因為我幾乎沒有看到他的任何暴力行為。我之所以把他當成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重要人物,主要的一點還是因為他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戰爭,總是以殺人為主要手段的。總是一些人,去和另一些人互相殘殺。這當然就是暴力的終極體現。於是希特勒的形象,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凶狠與殘暴。其實這種印象非常表面化。可能受到資料方面的侷限。因為在我獲得的很少一點資料中,也很難找到對他這個人的具體描述,而更多的是一些生硬與空洞的名詞與形容詞。憑藉這樣的資料來分析希特勒的心理,無疑是比較困難的。
最近我關注到媒體上有一篇關於希特勒的報導,題目是《二戰美老兵:我偷了希特勒的帽子》,內容是在1945年4月30日,二戰接近尾聲時,馬羅維茨和美軍第42彩虹師的戰友們撞開了慕尼黑一家豪宅的大門,屋子的主人已經不在了。在同一天,美國、蘇聯和英國聯軍包圍了柏林,走投無路的希特勒和他的情婦,在柏林總理府地下避難室舉行婚禮後自殺。自殺時的希特勒肯定不會想到,那些美國士兵闖進的正是他位於慕尼黑的家。一個19歲、想成為魔術師的美國士兵,搜遍了慕尼黑這所居室,得到了二戰以來最著名的紀念品之一--希特勒每次出席國家重要典禮時戴的帽子。這個得到希特勒帽子的美國士兵,就是馬羅維茨,那篇將近1000字的報導也是根據他的回憶寫成的。從報導中可以看出,馬羅維茨得到的那頂帽子非同尋常,其價值也不可估量。這可能也是報導的焦點。而引起我關注的卻是報導中的一小段文字--
慕尼黑幾乎成了一座廢墟,但在希特勒的住宅裡,偵察小組卻發現了一個高個灰髮、穿著莊重外套的女管家。馬羅維茨說,當他們告訴這個女管家希特勒大勢已去時,這位女管家竟然還很傷心地說:「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那麼恨他,他是一個這麼好的男人。」
這段文字可能很容易被讀者忽略。因為他們的興趣主要集中在那頂帽子上面。而我卻從中捕捉到了希特勒的一縷氣息。因為在這個女管家的眼裡,希特勒的形象,和我心目之中的那個形象,是絕然不同的。研究這段文字,首先我認為它是真實的。因為馬羅維茨沒有必要專門去編造一段謊言出來。而且這個細節完全是附帶性質的。應該是馬羅維茨在回憶時順勢流淌出來的,反映出了當時的真實情景。然後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女管家「高個灰髮、穿著莊重外套」,而這時候的慕尼黑幾乎成了一座廢墟,這對當地居民的形象肯定會受到影響,而當時希特勒已經大勢已去的消息,即使那些美國士兵不說,女管家也應該提前知道了。而她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形象。作為希特勒的女管家,一個進入希特勒生活圈中的人,她的形象應該和希特勒存在密切的聯繫。因為這必須得到希特勒的認可與適應。那麼我可以推斷出,平時呆在家中的希特勒,可能在形象方面比較注意,即使是一個女管家,也必須顯得莊重端正。而在聽說了美國士兵的話後,這個和希特勒非親非故的女管家,也沒有像我們曾經見過的一些人那樣,馬上換一副新的嘴臉,投身新的陣營,對那個大勢已去的舊主人進行憤怒聲討或反戈一擊,以及與那些得勢的美國士兵一起展開抄家行動,而是很傷心地說: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那麼恨他,他是一個這麼好的男人。這個女管家把希特勒稱為「一個這麼好的男人」,並為人們恨這個好男人而傷心。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看出,生活中的希特樂,不光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凶狠與殘暴,而且還是很友善的,很親近的。而一個讓人感到友善與親近的人,我想不應該是強硬霸道的,而應該是軟弱溫和的,不應該是野蠻粗暴的,而應該的細膩敏感的。
有了這樣一種新的發現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希特勒的簡歷,是否也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信息。
希特勒1898年出生於奧地利北部布勞瑙鎮一個海關職員之家。中學畢業後夢想當藝術家,去維也納報考美術學院,結果名落孫山。
1913年遷居德國慕尼 黑前無固定職業,成為民族主義和反猶主義的狂熱信徒。
1914年 8月加入德國陸軍,在巴俄利亞預備步兵第16團服役,參加第一次世界 大戰,軍銜至下士。戰後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為國防軍反諜機關當密探。
為尋生活出路,於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黨。該黨於次年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
1921年,希特勒成為納粹黨的黨魁,隨即組織黨的武裝衝鋒隊。
1923年 11月在慕尼黑髮動「啤酒店暴動」,企圖仿效墨索里尼建立 法西斯政權。失敗後,被捕入獄。他在獄中口述了《我的奮鬥》一書, 鼓吹廢除《凡爾賽和約》,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世界,宣揚復仇主義、種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反蘇反共思想。
1924年底, 希特勒出獄。出獄後,他改用合法手段奪權。經多年組織工作和苦心經營,待到 1933年 1月,終於在壟斷資本集團和軍界支持下,將納粹黨發展成為國會中的第一大黨,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總理的寶座, 開始實現其稱霸世界和使德國納粹化的計畫。
1934年總統興登堡死後,希特勒得以集總統和總理的大權於一身, 廢止共和國,改稱德意志第三帝國,自稱國家「元首」。他解散國會, 取締納粹黨以外的其他一切政黨,迫害和屠殺共產黨人、進步人士和 猶太人,實行法西斯獨裁專政。
1935年,他撕毀凡爾賽條約,宣布重 整軍備,為發動侵略戰爭做準備。
1936年,德日簽訂《反共產國際協 定》;次年,義大利加入這個協定,於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國軸心。 他在構成對德國有利的國際形勢後,便於 1936年3月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接著於同年7 月夥同義大利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進而在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實施兼併,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
1938年,希特勒進一步獨攬陸、海、空三軍指揮權,擔任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1939年9月,出兵閃擊波蘭,正式點起第二次世界 大戰的烈火。
1940年春,把戰火燃燒到西方,只用6個星期就打垮了 英、法聯軍,佔領了西歐和北非廣大地區。
1941年6月,又突襲蘇聯, 妄圖在 6個星期到2個月內打敗蘇聯。但是,在蘇聯和世界反法西斯國家人民的共同打擊下,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國,最終也難逃覆滅的命運。同盟國軍隊很快在各個戰場轉入全面反攻,德軍節節敗退。
1945年 4月 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56歲的希特勒眼看滅頂 之災降臨,便於30日15時30分,同他的情婦愛娃一起,在總理府 花園的地下掩蔽部裡自殺身亡,從而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在研究希特勒的簡歷中,我還是找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他在1920年成立了納粹黨,三年後又因策動政變失敗入獄,在獄中他寫的一本書--《 我的奮鬥》開始。因為這本書不光暴露出他霸佔世界的野心,也體現出他的心中隱藏著明顯恐怖感與受害感,和強大的暴力願望與需求。
在《我的奮鬥》裡,希特勒清清楚楚地表述了他的世界觀:「對於行成雅利安這種高等的文化,做為奴隸的其它低等民族要比家畜更加重要」,「德意志的偉大祖先一手拿劍,一手扶犁,從其它的文化上低等的民族那裡為我們爭取到土地,和生存的空間。」所以,「體能上不適的人便沒有生存的價值」,「雅利安的血液必須是純的」。「世界史是做為征服者的少數民族的歷史……而那個少數民族只有一個」。在書中歷數了猶太人的陰謀、共產黨人的陰謀、斯拉夫人的陰謀、法國人的陰謀、波蘭人的陰謀、捷克人的陰謀、和其它一切民族的陰謀後,他寫道:「尤其(第一次世界大站後),德國人民今天破敗無奈,國土被刮分,民族被分裂,生存空間被堵死,德國被全世界欺侮……」,快要淪落為昔日的德國的「家畜」民族的地位了。
在陰謀的陰影裡,德國不能不搞陰謀。而對「必要的戰爭」的預謀,就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著《我的奮鬥》的始終……希特勒就是以這樣的對民族恐怖未來的憧憬,喚起德國一般老百姓心中的民族受害感,從而為法西斯以後對其它民族的侵略和屠殺,預先套上了一層「自衛」的外殼。而真正產生恐怖感與受害感的,其實就是他本人。他後來所做的一切,其實就是為了消除自己心中的恐怖感與受害感。為了消除自己心中的一種感覺,而發起一場大型的戰爭,造成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悲慘場面,讓成千上萬的人落到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地步。這聽起來簡直荒謬不堪,但卻是殘酷的事實。
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在希特勒那凶狠與殘暴背後,其實還有另外的一面,而且這一面可能更加真實地接近他的內心世界。比如他的友善與可親,以及在個性中可能存在的軟弱與溫和、細膩與敏感。還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恐怖感與受害感。而且他和拉登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即都是從自己心中的一種感覺出發,前者是害怕與恐懼的感覺,後者是恐怖與受害的感覺,然後以這種感覺為核心,發展演變出一系列巨大無比的暴力事件,來消除或者緩解這種感覺。而人的感覺,其實是一種非常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且,人的很多感覺,其實只是一種錯覺,一種幻覺。而隨之產生的暴力,以及暴力對別人造成的打擊與傷害,卻是真實而又直接的。
- 關鍵字搜索:
-
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