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王維洛:中宣部為何不許評論質疑國家重大工程

作者:王維洛  2007-05-11 16: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一、中宣部禁止宣傳報導的內容、包括不評論質疑國家重大工程

有朋友來約稿,但是不許談三峽工程,不許談南水北調工程,不許談物權法,不許談民間維權……問是否是中宣部的規定,沒有回答。記得不久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份中宣部對近期宣傳報導的「新聞報導通氣會紀要」,禁止宣傳報導的內容有20項之多,如禁止宣傳肯定私有制,反右題材要淡化,禁提「公共知識份子獨立精神」;不評論質疑國家重大工程……那麼中國到底有國家重大工程不能評論和質疑呢?

二、長江三峽工程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國家最重大的工程

誰也不能否認,從規模上來說,長江三峽工程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最大的工程。江澤民在1997年大江截流時驕傲地說︰ 「我們在長江三峽興建的這一世界上規模最大、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利水電工程,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重大的促進作用,它是一項造福今人、澤被子孫的千秋功業。」1982年鄧小平為三峽工程開了綠燈,199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國務院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雖然說有三分之一的代表沒有投贊成票,但是全國人大畢竟還是同意建設三峽工程。1994年正式開工,1997年大江截流,2003年6月三峽水庫正式蓄水,蓄水至海拔135米,水庫形成,接著發電機組開始發電,五級船閘開始運行。2006年5月,三峽大壩全部建成,10月蓄水至海拔156米。一切都比原計畫提前完成(除了1997年應該完工的三峽升船機之外)。雖然說在建設過程中,「有幾隻蒼蠅嗡嗡叫」,但是180多米高的大壩聳立在那裡,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正如李鵬所說︰「水輪機一響,黃金萬兩。」用江澤民的話說︰「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今日正在變為現實。這再次生動地說明,社會主義具有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可是,為什麼在三峽大壩工程取得如此「輝煌成績」的今日,中宣部卻不讓人們評論這個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三峽工程呢?

三、實現毛澤東「高峽出平湖」的遺願

根據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三峽工程有防洪、發電、航運、南水北調、區域發展等效益。這只是工程的經濟技術目標,不是政治目標,況且這些目標定義不準確,有的是互相矛盾的,不可能同時實現。建設三峽工程的政治目標,是中國第三代領導人要實現毛澤東的「高峽出平湖」的遺願。

1953年2月19日至22日毛澤東在「長江艦」上聽取林一山關於長江問題的匯報,在談到防洪問題時,毛澤東說:「費了那麼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庫,還達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為什麼不畢千功於一役,集中在三峽卡住它呢?」從此,防洪成為三峽工程的最主要工程目標。

用水庫來控制河流洪水,這是工程防洪措施之一。但是這對水庫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簡單地說,要有足夠的水庫庫容。以埃及阿斯旺工程為例,阿斯旺水庫的總庫容1689億立方米(是三峽總庫容的五倍多),其中死庫容310億立方米(比三峽的有效庫容還大),有效庫容1379 億立方米,阿斯旺壩址千年一遇洪水流量為15100立方米/秒,洪水總量為1340億立方米。水庫有效庫容大於千年一遇洪水總量。

1956年毛澤東在武漢游完泳後,心情頗好,寫下了「水調歌頭。游泳」,詞中寫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詩人浪漫主義的描寫,竟然成為興建三峽工程的最主要依據。1959年長江水利委員會編製的、後經國務院批准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中在」為什麼必須以三峽為主體進行流域規劃呢「一節中寫道︰」這幾句話(指毛的詩句),概要地說明瞭這一偉大河流上主體工程的前景。這是因為三峽樞紐在防洪、發電、灌溉與航運等主要的綜合利用方面是指標優越和對全江有顯著影響的工程。「

為了實現毛澤東在三峽卡住長江洪水的設想,周恩來請來了蘇聯專家。根據中國政府提出的工程目標,蘇聯專家提出三峽水庫蓄水位海拔265米(重慶市市中心的高程為海拔240米)。蘇聯專家在這一點上講了真話,要在三峽把長江卡住,就需要有很大的水庫庫容,結果只能是犧牲重慶市了。林一山知道,淹了重慶這個抗戰時期的陪都,這不可能為中國社會所接受,他提出了三峽水庫蓄水位海拔235米,雖然犧牲一部分防洪和發電效益,但能保住重慶市市中心不被水庫淹沒,其他重慶城區還是要被淹沒。三峽水庫蓄水位海拔235米,水庫庫容雖然不能滿足容納千年一遇洪水總量的要求,但是尚可容納1954年長江河道和荊江分洪工程未能容納的一千多億立方米洪水。到了1958年,周恩來將三峽水庫蓄水位定在了海拔200米,依據是重慶朝天門碼頭的最高一級台階的高程。周恩來的考慮是三峽庫水以不淹沒重慶城區為標準。三峽壩址,無論是南津關還是三斗坪還是石牌,距離重慶朝天門碼頭都超過600多公里。三峽壩址水位海拔200米,重慶朝天門碼頭水位也是海拔200米,在周恩來的想像中,三峽水庫是毛澤東詩中所描述的平湖,是一個沒有水力坡度的長 600多公里的平湖。

1982年,鄧小平表態,「我贊成搞低壩方案。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鄧小平說贊成的低壩方案是指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海拔150米的方案。1992年全國人大批准的是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的方案。從蘇聯專家提出的265米方案,到最後批准的175米的方案,似乎不管三峽水庫蓄水位多高,水庫庫容多大,都能在三峽把長江洪水卡住。形象地說,蘇聯專家的265米方案是用一個軍的兵力,林一山的235米方案是用一個師,200米方案是用一個團,現在批准的175米方案是用一個營,鄧小平所贊成的150米方案只用一個連,預備方案128米只需一個排。現在批准的175 米的方案,總庫容只有399億立方米,有效庫容221.5億立方米,只有1954年多餘洪水量的五分之一,所以三峽工程防洪能力十分有限。與阿斯旺工程相比,阿斯旺水庫的總庫容是年平均徑流量的1.7倍,而三峽水庫的總庫容只是年平均徑流量的百分之八點七。這個對比更說明瞭,要用現在這個三峽工程把長江的洪水卡住,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峽水庫蓄水位越高,庫容越大,防洪能力越大,但是淹沒損失越大,移民人數越多。

1985年11月8日至14日李鵬帶領李伯寧、陸佑楣等到重慶和三峽地區去考察。回來之後向國務院交了一份報告,建議將三峽水庫蓄水位從海拔150米提高到海拔180米。三峽水庫在壩址處的蓄水位海拔180米,三峽水庫庫尾處重慶的水位也保持在海拔180米。李鵬還是堅持「高峽出平湖」的觀點。三峽壩址水位海拔180米,重慶的水位也是海拔180米,在李鵬的想像中,三峽水庫是一個沒有水力坡度的長600多公里的平湖。

四、孟子曰︰「水無有不下」

「三峽水庫在壩址處的蓄水位多高,三峽水庫庫尾處的水位也多高」這個理論既沒有先人的經驗證明,又沒有現代科學理論的支持。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李鵬認為,三峽水庫在壩址處的蓄水位海拔180米,三峽水庫庫尾處重慶的水位仍然是海拔180米,兩地的距離有六百多公里,兩地水位一樣高,這水怎麼流?

中國的聖人孟子對水往低處流的道路有十分精彩的論述︰「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

告子說:「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東便向東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無所謂善與不善,就像水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一樣。」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不讀聖賢書,這就構成了現代中國人知識的最大缺陷,也是常常陷入迷途,常常犯錯誤的原因。三峽壩址和重慶水位一樣高,水不就不往低處流了嗎?不就違反自然規律了嗎?

用現代科學理論來解釋︰世界上任何物質的移動,都要消耗能量。水從高處往低處流,就是把位能轉變為動能、熱能的過程,水流運動要消耗能量。水在任何一點的能量,是由其動能和位能組成的,動能表現在水流速度上,位能表現在其高度上。在水庫沿程取任何一點為1點,在1點的上游取一點為2點,如果水流速度在1,2兩點相等,那麼,2點和1點之間的位能差(高度差),就是水滴從2點運動到1點所消耗的能量。

五、張光斗不知道萬分之二的水力坡度是多大

由於中國對新聞和網路的封鎖,國外對三峽大壩工程的許多批評,中國人並不知道。直到2003年6月三峽水庫蓄水前後,三峽水庫有沒有水力坡度的辯論才傳到中國,在長江水利網的BBS上面展開了一次十分熱烈的討論。通過討論,許多人對「高峽出平湖」都提出置疑。

據中新網2003年6月4日的報導,兩院院士、中國水利界權威、清華大學的張光斗教授接受採訪時承認,成庫後的壩前到壩後的回水面始終存在一定坡度(落差)。他承認這一坡度要受水庫水深的影響,水越深坡度越小,水越淺坡度越大。因此,三峽水庫的水面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是平的。他說:「即使三峽工程全部竣工後,壩前水位達到175米,庫區水面的坡度也依然存在,只是會比現在要小一些。如果大壩無限高,這個坡度就會無限小。」張光斗說:「這才有可能出現真正的平湖。」三峽水庫不是無限高,所以必然存在水力坡度。

張光斗擔任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顧問,又是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審查負責人,後來又任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組組長。他在擔任可行性論證顧問時,應該閱讀過可行性論證移民組的報告,移民組認為三峽水庫是個平湖,沒有水力坡度,張光斗認為這個結論是對的,他簽了字;張光斗也應該閱讀過泥沙組的報告,泥沙組認為三峽水庫的水力坡度為自然狀態下的三分之一,即萬分之零點七,張光斗認為這個結論也是對的,他也簽了字。到來2003 年,張光斗認為三峽水庫庫區的水力坡度依然存在,只是會比現在要小一些,但是問題不大,不就是每一百公里2米的水位差嘛!即使壩前水位達到海拔175米,重慶水位也只有海拔188米或者189米。再說全部竣工後庫區水面的坡度還會小一些,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所以這位水利泰斗也難以理解,為什麼人們對這個問題這麼關心。

重慶至宜昌距離600多公里,兩地在自然狀態下的水位差為130米,平均水力坡度為萬分之二。萬分之二的水力坡度不是每一百公里有2米的水位差,而是每一百公里有20米的水位差!張光斗在這裡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將小數點錯移了一位,將每一百公里有20米的水位差計算成每一百公里有2米的水位差。正因為是這個計算錯誤,才使得張光斗覺得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嚴重問題。

重慶至宜昌,距離600多公里,兩地在自然狀態下的水位差為130米,水力坡度萬分之二。這個萬分之二的水力坡度在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泥沙組的報告中反覆出現。可能作為顧問的張光斗連可行性報告也沒有讀過,就在上面簽了字。顧問顧問,顧不上就不問嘛。萬分之二的水力坡度不是每一百公里降低2米,而是每一百公里降低20米!600多公里距離上的水位差是130米,不是13米!張光斗說,水力坡度會比萬分之二小一些,就算只有萬分之二的一半,每一百公里降低10米!600多公里距離上的水位差是60多米,175米加上65米,那是海拔240米!

六、潘家錚迴避問題不回答

2003年7月份,兩院院士、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技術總負責人潘家錚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盧躍剛的採訪時,有這麼一段對話︰

盧問:「目前二期蓄水後壩前到庫尾的落差即水力坡度為34.7米(筆者注︰在393.9公里距離內)。如果按照這樣的平均水力坡度和水位落差,當蓄水達到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時,有人計算,每100公里水位上升7米,庫尾的水位就要達到海拔221.2米。177米移民遷移調查線不是被淹沒了嗎?如果移民紅線被淹沒,原來核定的113萬移民數以及工廠、城市淹沒,這樣後靠(李鵬任三建委主任時,採取的是就地後靠的移民政策)的規劃會不會有問題?三峽海拔175米蓄水,大壩上游水位到底是多少,是怎麼算出來的?如果大壩上游水位大幅度抬升,移民紅線是否要做相應調整?」

潘答:「現在蓄水僅到135米,離壩近一點的地方,水位上升得多一些,距離愈遠,影響愈小,甚至沒有影響。真正影響庫尾水位的因素,還是在沖淤平衡後,由於庫尾淤積引起水位上升,這問題在論證時已反覆研究過了。」

其實,潘家錚迴避了盧躍剛的問題不作回答。盧躍剛事後說︰採訪報導是經潘家錚審稿了的。他只能迴避和修改他自己的說法,但不能改動我問話的部分。

其實,在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中關於三峽水庫形成後的三峽水庫水面坡度起碼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結論︰

第一個是三峽工程論證泥沙組的結論︰平均水力坡度為萬分之零點七;

第二個是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的結論︰基本沒有水力坡度

既然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是一個科學的論證報告,那麼最起碼的條件是,論證報告中不可能也不應該存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結論。存在兩個不同的結論的可行性論證報告必然是錯誤的,因為只要把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基本沒有水力坡度的結論用於泥沙組,則泥沙組的全部結論都是錯誤的;同樣,只要把三峽工程論證泥沙組平均水力坡度為萬分之零點七的結論用於移民組,則移民組的全部結論都是錯誤的。這一點,作為兩院院士、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技術總負責人的潘家錚不會不知道吧?

七、曹廣晶透露三峽工程機密

2006年5月19日份,在三峽總公司召開的三峽大壩封頂的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問︰據稱當大壩蓄水達到175米的時候,從大壩到重慶,每相隔100公里,水位就有7米的上升高度,到重慶水位將達到210米,這會帶來什麼影響?

曹廣晶回答說:三峽大壩6—9月份的汛期是低水位運行,水位會保持145米高程,而不是175米高程,如果是千年一遇的洪水,高程將達到180.4米,這個時候重慶的水位將達到196米,這個高度還考慮了各種因素,是科學計算出來的,不是你說的那樣。

曹廣晶的這個說法還有許多疑點需要解釋︰

第一,曹廣晶認為三峽壩址蓄水至180.4米,重慶的水位將達到196米。但是李鵬在給黨中央的報告中說︰三峽壩址蓄水至180.米,重慶的水位也是180米。到底是李鵬對還是曹廣晶對?

第二,1992年3月,錢正英在四川省全國人大代表團講,經過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研究,在百年一遇洪水的情況下,重慶的最高洪水位是海拔199米。但是錢正英並沒有告訴人大代表,此時三峽水庫的蓄水位是多少。同年9月26日錢正英在三峽工程對重慶市影響和對策座談會上重複了這個結果。筆者查找了資料,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的結果是︰重慶的最高洪水位是海拔199米,誤差正負3米。此時三峽水庫的蓄水位是海拔164 米。千年一遇洪水的流量大於百年一遇的洪水,水力坡度應該更大。壩址當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80.4米,重慶的最高洪水位怎麼可能是 196米呢?到底是錢正英對還是曹廣晶對?曹廣晶說是科學計算出來的,那就請拿出研究報告來。

第三,張光斗說,三峽工程全部竣工後,三峽水庫的水力坡度會略小於自然狀態的萬分之二。三峽工程壩址處蓄水至海拔180.4米,重慶的水位海拔196米,平均水力坡度只有萬分之零點二,和張光斗的解釋相去甚遠。到底是張光斗對還是曹廣晶對?

第四,重慶的根據歷史洪水痕跡推算的最高洪水位為海拔199.04米,1981年實際測量的「百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為海拔194.3米。在遇到千年一遇洪水的情況下,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80.4米,重慶的最高洪水位怎麼會比海拔199.04米更低?

曹廣晶在這裡透露了三峽工程的一個機密,就是三峽大壩的在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時的蓄水位,將高達180.4米,而這個數據在1992年全國人大審查三峽工程議案時,並沒有公開。根據「國際慣例」,確定移民人數是按水庫最蓄水位計算,而不是按照正常蓄水位計算。還是根據 「國際慣例」,水庫最蓄水位是壩頂減去2米風浪高等於海拔183米,而不是海拔180.4米。

就算曹廣晶提供的數據是正確的,張光斗和錢正英提供的數據是錯誤的,那麼請問︰在三峽壩址海拔180.4米和重慶海拔196米兩點之間連接一根曲線下面生活的老百姓算不算三峽工程的移民?這些移民又該怎麼辦?涪陵、開縣等地用防護江堤保護的幾十萬居民是否會被庫水淹沒?

八、實踐證明「高峽出平湖」的夢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2006年5月三峽大壩封頂。中國媒介用「大壩橫跨長江天塹,電能照亮半個中國,萬噸巨輪直達重慶,下游六省再無水禍」來宣傳三峽工程的勝利。雖然三峽大壩完建,但是毛澤東的「高峽出平湖」的夢想卻沒有實現。三峽水庫蓄水實踐證明高峽不出平湖,而是高峽出邪(斜)湖。毛澤東的遺願並沒有實現。

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根據長江水利委員會的資料,三峽大壩壩址處水位海拔135米,距離三峽大壩壩址 493.9公里的涪陵李渡鎮的水位海拔169.4米,比壩址處高34.4米,平均每100公里的距離內上升7米。金刀著文指出,不是高峽出平湖,而是高峽出邪(斜)湖!

2006年10月,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56米,長江水利委員會沒有再公布水位資料,但是在某些地段,水庫的水位超過了海拔177米的移民紅線,淹沒了紅線以上居民的房屋,也淹沒了已經安置移民新蓋的房屋——高峽出邪(斜)湖!

如果三峽壩址蓄水至海拔175米,三峽水庫還是一個邪(斜)湖!

《南方日報》記者趙世龍在「高峽蓄水出斜湖」一文中寫道︰「這個問題的成立,那現在的劃177米蓄水移民紅線的做法,就大錯特錯了。很多沒有計入移民遷建的城鎮村舍都要重新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最早還是由國外的學者公開提出來的。可惜一直到最近才得到重視。……蓄水成庫後的事實,已證明沒有水力坡度的說法的錯誤。……在萬州,蓄水移民線被大大往上提了。這說明,在三峽工程上馬前,相關論證工作做得遠遠不夠,或者說根本就在排斥反對意見,這又從另一層面說明民主的制度與尊重自然、科學的重要性。」

北京理工大學胡星斗教授說︰「三峽工程的最大問題其實是當初的科學論證做得不夠完善,使得現在三峽大壩建好後,才發現有些地段淹沒的水位比原先預計的要高出許多,使一些已經建好的新移民點,現在又得搬遷,造成資金的重複浪費。」胡星斗還表示,在一些移民區還出現了一些上訪人員,這些上訪人數據說還不少,因此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威脅了三峽庫區的社會穩定。

九、「高峽出邪(斜)湖」的後果

其實,張光斗已經把「高峽出斜湖」的後果講出來了,只是他計算錯了一個小數點,萬分之二,不是每一百公里降低2米,而是每一百公里降低20米。

這樣,人們掌握了兩個數據,一個是張光斗說的,三峽水庫水力坡度略小於萬分之二,一個是泥沙組說的萬分之零點七。未來,三峽水庫在發揮防洪效益時,其水力坡度應該在萬分之零點七和萬分之二之間。李銳在全國人大批准三峽工程後,給中央寫信,要求盡早為重慶準備後事,就是出自這個考慮。黃萬里三次給江澤民寫信,陳述「三峽大壩永不可建」的道路,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出自這個考慮。

趙世龍總結了一下「高峽出斜湖」的後果︰

第一,水庫防洪庫容能否達到宣傳的221.5億立方米,也就是2009年水庫建成以後能蓄多少洪水?能否實現主要的工程目標──防洪?

第二,水庫的淹沒損失和移民人數的增加,本來以為不會淹的地區將被淹沒,本來以為不用遷移的居民必須搬遷;

第三,回水位會上升,本來以為不會淹到的重慶市老市區會部分被淹;

第四,沿庫岸新建的移民城鎮、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橋樑、廠礦會被淹沒。而這些地區,因為沒有被列入淹沒範圍內,所以沒有做任何相關準備。

在物權法公布後的今天,筆者在這裡想特別提請三峽庫區和重慶的居民注意,注意一些您們財產所在位置的高程。那條三峽工程移民紅線,從1994年到今日,已經存在十幾年了。三峽工程的決策者告訴您們,這條移民紅線不會有錯,「高峽出平湖」不會有錯。可是,三峽水庫蓄水的事實,您們已經看到了,「高峽出邪(斜)湖」!如果重慶的居民注意一下重慶市城市規劃,就會發現,重慶重要的發展區都在海拔220米以上,規劃人員早以知道,重慶部分城區會被三峽庫區所淹沒。只是出於種種原因,他們不能或者不想告訴您們。看看當官的和搞規劃的在哪裡買房,您就會做出正確的決策。筆者也要特別提醒涪陵、開縣等老城的居民,那條新建的海拔175米的江堤,是無法阻擋長江洪水的,起碼因為您們都在曹廣晶所描繪的三峽壩址海拔180.4米和重慶海拔196米的曲線之下。為了您的生命和財產,應該盡早設法離開那裡。

十、結束語

「高峽出平湖」,本是詩人虛幻的意境,但是在中國卻成為三峽工程規劃的依據。孟子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但是多少年來,中國人不讀聖人書,只讀毛澤東的書,所以連「水往低處流」的道路也不相信了。中國第三代領導人為實現毛澤東的「高峽出平湖」的遺願,最後結果是高峽出邪(斜)湖。

事到如今,為求得所謂的和諧安定,中宣部只有禁止民眾評論和質疑三峽工程。但是中宣部能禁止得了我們子孫後代對三峽工程的評論和質疑嗎?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在「水往低處流」這個最簡單的道路上犯了錯誤,導致紅線以上幾十萬人失去家園,導致移民安了家後再搬遷,重慶部分城區被淹,導致進出重慶的鐵路和高速公路被淹,導致新建橋樑淨空太低,導致張飛廟搬了再搬,導致石寶寨被淹,導致幾千億的經濟損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阿波羅新聞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