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史上最牛本科生:自稱哈佛教授蒙六所名校

 2007-04-27 05:17 桌面版 简体 0
    小字

一個去年才畢業的本科生陳家忠,自稱「哈佛博士」,到浙江大學作訪問學者。此後幾個月內,他又以「哈佛教授」、「哈佛博導」的身份,接連到東華大學等數所高校做報告。因網民發帖揭發,今年4月3日,浙大數學中心發表聲明,承認「哈佛博士生」確為杜撰。

但不少網友仍質疑,浙大的聲明沒能回答這些問題:為什麼如此簡單的騙局,可以在國內高校堂而皇之地巡演?一個才23歲的大學本科畢業生,是如何「忽悠」了浙大、上海交大這樣的全國重點大學?為何甚至連一些學界知名的學者也被蒙在鼓裡?

這個1983年才出生的年輕人,究竟施展了什麼「魔法」?浙大數學中心、東華大學理學院、陝西理工學院、西北師大等高校的有關人士,對《青年週末》記者講述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浙大數學中心想低調處理

當天就對網友揭發做出回應

今年4月3日後,新語絲網站上貼出了數篇帖子,揭發浙江大學數學科學研究中心引進的「24歲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陳家忠。

實際上,1983年出生的陳家忠,在2006年9月3日開始以「哈佛博士」身份到浙大做訪問學者,並在一個月後以「哈佛教授」身份到上海交大等高校做報告之時,還只有23歲。

 

陝西理工學院關於陳家忠來作報告的帖子

 

根據這些帖子的揭露,陳家忠以假冒的身份欺騙了一批單位,目前已知有浙大、上海交大、東華大學、陝西理工學院、復旦、北師大等6所高校,以及北京天文臺和雲南天文臺等中科院單位。

浙江大學關於陳家忠問題的說明

浙大的回應相當迅速。當天就在浙大數學中心的官方網頁上,挂出了一則僅有100多字的聲明,全文如下:

關於「陳家忠問題」的說明

去年9月陳家忠申請來浙大數學中心訪問交流。有關物理學家認為他的一篇論文有可取的想法,因而我們同意他來數學中心作短期訪問交流。事後有人向數學中心反映,陳家忠的哈佛博士生履歷有杜撰嫌疑。經核對有關反映屬實,我們隨即請他離開數學中心。鑒此,數學中心已採取措施加強了對每一位訪問學者履歷的審核。

浙大數學中心

2007年4月3日

我們認為最好是低調處理這件事

為瞭解陳家忠如何來到浙江大學,記者致電浙大數學中心,中心副主任許洪偉教授說:「這個事情我們認為最好是低調處理,因為年輕人犯了錯誤,要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

浙大數學中心一名博士生周鳴(化名)對記者表示,浙大早就知道了陳家忠造假,一直沒透露給媒體,是不想炒作這件事。但網上信息還是堆積了一些,比如陳到東華大學做報告等等,於是有人就把這件事情給捅了出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帖子標題就很誇張,比如說我們‘引進哈佛教授’,‘引進’跟‘做短期報告’是兩碼事。」

這名博士生強調,不該把陳家忠稱為「訪問學者」,叫交流學者比較合適。他說陳家忠來浙大只是「做一個短期報告」。「現在看來,當初讓更多的人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可能會更好一些。否則網上傳來傳去的,有不少誤談。」

不過在「網路快照」中,記者找到了一個被浙大數學中心刪改之前的網頁,該網頁表明,陳家忠當時確實屬於該中心網站的「訪問學者」這個欄目,而工作單位一欄則寫有「哈佛大學」四個字。

這件事情沒冤枉他

浙大方面表示,早在此番網友發帖揭發之前,浙大就已發現了陳家忠的真實身份,並請陳離開。但會不會陳家忠在哈佛用的是另外一個英文名字,並因此而被冤枉了呢?

對此問題,許洪偉教授說:「在這件事情上,也不存在冤枉他。因為他自己已經承認了確實在履歷上做過杜撰。」

博士生周鳴對記者介紹了更詳細的情況:「他肯定是偽造了自己的哈佛博士身份。我們是怎麼發現的呢?當時他去上海交大也做了一場報告,有人對他的報告和學術水平提出質疑,就發了email來問我們。於是我們就向哈佛大學物理系求證,也就是他簡歷上所寫的那個‘Laboratory for Particle Physics and Cosmology’(粒子物理學與宇宙學實驗室),但對方說沒有這個人。

「他應該是因為畢業後沒有機會學習,所以用了這麼個假冒哈佛博士的辦法。而且,他來我們學校還是博士,到了其他學校去做報告,就變成哈佛的教授了。

「其實我們很想跟他溝通,問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然而當我們讓他給出一個解釋時,當天他立刻就逃走了。後來就再也聯繫不到他,無論是電話還是email都聯繫不上了。」

諸多高校為什麼被「忽悠」?

「為什麼會給騙子這個機會?」

一個網友在貼吧裡質疑到:「陳家忠,西北師大2002級本科生,讀了四年本科,畢業沒多長時間,就搖身一變成了哈佛教授,太強了!這些大學們,為什麼會給騙子這個機會?」

質疑者們還批評,浙大數學中心在引進此人作訪問學者時,並未對其學術經歷進行詳細調查和確證。

青年週末:網上有人說他純粹是一個騙子,你們沒有審核過他的簡歷嗎?

周鳴:他自己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們數學中心,介紹了自己的情況,想到我們中心來待一段時間,寫個報告。當時我們把他的簡歷發給浙大物理系的一個教授看過,同時還有兩篇關於宇宙學的文章。這個教授覺得還可以,新的想法還是有一些的。另外,他在本科時拿了「挑戰杯」的一個特等獎,也寫過兩篇文章,跟他們蘭州師大一個叫賈多傑的副教授合作寫過論文,也還是可以的。

青年週末:為什麼他冒充哈佛博士生,當初卻沒被你們發現呢?

周鳴:宇宙學這個學科很新,在國內也是很少的人在做。他當時過來的時候,正好上海天文臺有一個剛剛畢業的博士生舒富文也在這裡訪問,他看了陳家忠的論文後,也是覺得有一些比較新穎的思想在裡面。

他可能去過哈佛,跟哈佛物理系一個很有名的叫Nima Arkani-Hamed的教授比較熟,那個教授在他的博客上給他寫了一段評語,說他是一個promising(有前途)的學生。這個評語網上有人質疑,但我覺得應該是真的。我個人推測,他可能申請過那邊的博士,但最後沒拿到入學通知。受挫之後,他就動了一點「歪腦筋」。

網友指責國內高校崇洋媚外

一般不核查對方身份

不少網友都認為,浙大之所以被騙,是因為太看重「哈佛博士」的來頭,並指責國內這些高校崇洋媚外。浙大許洪偉教授堅決否認了這一點:「沒有沒有!我們這裡高層次的人多的是!」

「其他學校我不清楚,但是我們這邊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年輕人,對來訪的研究生一般不做過多的覆核。」許洪偉教授表示,「我們在聲明中也表明瞭態度,以後再遇到(陳家忠)這種情況,我們會加強把關。通過什麼措施來加強呢?比如導師的推薦等等。」

從上述的那名浙大博士生周鳴那裡,記者得知了更多情況。

青年週末:像這種短期的研究,你們也不對他的簡歷進行審核嗎?

周鳴:一般來說,像他這樣的比較少。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較有名的學者,我們都認識。如果是博士生、本科生過來參加一些學術會議的話,一般會有導師的推薦信,

青年週末:但是他當時並沒有這個推薦信?

周鳴:他當時是把自己的兩篇文章寄過來了,以及他的個人簡歷。個人簡歷是有虛假的成分,除了說哈佛博士之外,還提到他承擔了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他偽造頭銜是吹得玄乎,去年八九月份才剛剛從西北師範大學畢業的一個本科生,就成為哈佛的博士和教授了。或許是這個人自視甚高吧,他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夠得上哈佛博士的水平了。

是浙大沒搞清楚 不是我們的責任

就在記者發稿之時,在東華大學的官方網站上,還能查到去年10月23日該校理學院的一個報告,報告人身份一欄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博導陳家忠教授」等字樣赫然在目。

東華大學理學院辦公室的王主任介紹說:「到我們學院來做學術方面的報告,過程很簡單,一般是由我們這邊的教授提出邀請,比如他們想瞭解一下學科方面某個最新的動向,自己就直接邀請,不用通過我們辦公室這邊。他們都比較熟悉情況,也不需要辦什麼手續。」

教授們真的都很熟悉情況嗎?當時陳家忠來東華做這個報告,是理學院應用數學系主任秦玉明教授接待的。他對記者回顧說:「當時是我的朋友,也就是浙大的幾個教授介紹過來的。」

「你們沒查驗過他的身份嗎?」記者問道。

「當時是浙大數學系的一個秘書給我打來電話——他們那邊很多教授我都認識,像丘成桐、劉克峰等教授等等,他們的秘書打來電話,我當然(不會認為有問題)。當時我也看了浙大的網頁,他是浙大方面邀請的兼職教授。而且當時是孔德興教授跟他一起來的。這不是我們的責任呀,浙大方面也沒有搞清楚。

「本來我還不知道這事,是我們一個同事問我,說網上都怎麼搞的?我就打電話問浙大數學中心那邊是怎麼回事。對方說他們已經聲明瞭。我說你們是得說明一下,要不然我們就得給你們揹黑鍋了。」

簡歷和雜誌都由他自己提供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對前來做報告的學者身份不做審核,幾乎是這些大學的通行做法。

在陳家忠事件被揭露之後,包括浙大數學中心在內,一些單位的官方網站已經開始「清理」與陳家忠有關的網頁,但通過百度快照還能查到一些痕跡。同時,還有一些高校的網頁上,尚保留著當初邀請陳家忠來作報告的消息。

在2005年9月23日,當時剛進入大學4年級的陳家忠,以「哈佛學者」、「青年弦理論家、宇宙學家、無線體積額外空間維膜世界理論創始人之一」的名義,到陝西理工學院作了兩場學術報告會。

報告會由該校副院長何寧親自主持。在學校新聞中心網頁上,現在還能看到該校宣傳部對這兩場報告會的報導稿。該稿稱:「青年學者陳家忠應邀來我院……結合他自身的成長歷程及他的研究領域所作的報告,在我院師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極大的激發了我院廣大學生的科研興趣和成才信心。」

陝西理工學院宣傳部的張老師回憶說:「當時我還沒來宣傳部,看到學校裡貼的這個講座的海報,我還在想,怎麼這個人名看著很陌生啊?」

張老師應記者要求,向該校有關人士瞭解了當時的情況:「陳家忠來我校做報告,主要是依據他自己提供的一本雜誌,上面有他發表的文章,另外就是他本人提供的簡歷。」

「他還是能寫論文的一個年輕人」

浙大許洪偉教授談陳家忠事件

不能說他完全是一個騙子

網上有人說陳家忠完全就是一個大騙子,可以這樣說嗎?浙大的許洪偉教授沒有認同這一說法,「他還是能寫論文的一個年輕人。他的有些觀點是可取的。」

「陳本人還是有研究的,而且在本科時也得過獎,有兩篇文章。因此也不能說這個人就完全是一個騙子。」浙大博士生周鳴對記者介紹,由於其辦公室當時跟陳家忠是隔壁,他曾與陳家忠聊過多次。

「其實他本人比較聰明,他本來學的是化學專業,但自己肯鑽研,對宇宙學有研究。至於偽造哈佛博士,是因為這個身份對他來說就像一個敲門磚一樣,他想把自己提得很高,這個頭銜讓他到哪個大學去做報告比較容易。

「他這個人很健談,一般人跟他聊天,覺得他真是一個……,看不出來他是一個騙子。後來發生這種事情,我也很費解,真是沒想到。我以前對物理方面的東西不瞭解,跟他聊過之後,感覺他在物理上的想法還是有一些的。跟他聊天蠻有意思,他的人緣也蠻好,經常有同學過來找他。」周鳴說。

對陳家忠學問上的肯定,也來自曾邀請他作報告的東華大學秦玉明教授:「當時那個小夥子來了之後,講得蠻好的,大家都很感興趣。他還是有一些學問的,只是沒有教授這個頭銜。」

不過,許洪偉教授、周鳴等人同時都對記者承認,他們對宇宙學也不是很懂。

我在情義上支持陳家忠

大概在去年11月之後,網上不再出現陳家忠的消息。浙大博士生周鳴回憶說,陳家忠去其他高校做報告,基本上都是去年同一時期的事情。從浙大離開後,就一直再沒聽說過他的消息,「我想他現在是不敢在公眾場合中出現了。」

而北師大物理系研究生張華告訴記者,陳家忠來北師大做報告,就是他們給聯繫的。不過,他解釋說,這只是研究生自己的行為,不代表北師大官方。張華還說自己是陳家忠的好朋友,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繫。他透露陳家忠現在就在昆明(陳是雲南思茅人),對自己做的這件事很後悔,「他說自己錯了」。

作為朋友,張華說自己也沒料到陳家忠的哈佛博士身份會是假的,當初陳送給他的書上,也寫著「哈佛博士」等頭銜。

「陳的口齒不清楚,看上去非常忠厚老實,沒想到最後會是這樣。」不過,張華說,知道事情的真相後,他也並沒有「上當受騙」的感覺,「我重情義輕道德。因此,我在情義上支持家忠——因為他是我的哥們兒。而且他是有理想、有抱負、愛物理的青年,他還很年輕。」

「對此人的學術經歷產生極大懷疑」

與上述觀點相反的聲音指出,陳家忠不僅在身份上造假,在學業上也並不怎麼優秀。而且有人調查後認為,陳家忠的那幾篇論文也都存在造假嫌疑,存在「學術不端」行為,並「完全對陳家忠此人的學術背景、學術經歷及學術道德產生極大的懷疑。」

西北師大稱陳家忠學習並不優秀

他學習不怎麼優秀 畢業前沒找到工作

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院團委一名老師說,陳家忠是去年在他們那裡畢業的一個本科生,但畢業後的去向他們並不清楚。

「假冒哈佛博士,這件事我不知道。」這名團委老師反問道:「他用哈佛大學博士的名義去浙大,那是他畢業以後的事情,跟我們學校沒有關係,我們怎麼能知道呢?」

該老師還介紹,陳家忠在大學四年期間的學習不怎麼優秀,只能說一般。他在畢業之前沒有找到工作,後來就離開學校了。

「在校的四年期間,陳都按時上課,我沒聽說過他出國,學校也從來沒安排或推薦過他去哈佛大學。」

他的論文也可能是冒名頂替

2004年6月,在甘肅省團委、省教育廳等單位主辦的第五屆「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當時還在讀大三的陳家忠以一件作品《Big Bounce Singularity of a Simple Five-Dimensional Cosmological Model》獲得特等獎。這也是浙大「信任」他的原因之一。

不過,網友Pyrusader搜索有關資料庫發現,與陳家忠這篇獲獎作品完全同名的一篇論文,是由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劉宏亞等3名學者發表的。該網友據此懷疑,如此長的科研論文題目完全相同,應該不是巧合——也就是說,陳的那論文也可能是冒名頂替的。

對此懷疑,浙大數學中心副主任許洪偉教授未給予認同。他說:「因為我不搞宇宙學研究,說實話,具體的背景我也不清楚。但是他跟人討論的一些問題,實際上是對學界剛剛提出來的一些問題的討論。要說到抄襲,任何人說話都要慎重,必須有真憑實據。」

大連理工大學物理系劉宏亞教授則告訴記者,他們的這篇文章2003年發表於美國權威的APJ雜誌上,題目代表一個特定的宇宙學觀點,而這個觀點是最早由他跟加拿大的一個教授共同提出的。「這個課題目前我正在帶著兩個學生在做,目前世界上也只有我們在做。」

至於陳家忠2004年獲獎的同名論文,劉教授也表示奇怪,他說自己從不知道這個人,也沒見過陳的論文,所以暫時無法做出確切的判斷。

此外,陳家忠在浙大期間,還曾與浙大數學中心的知名教授劉克峰等人合作著有論文。這些論文也被網友懷疑。記者聯繫了正在美國的劉克峰教授,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来源:青年週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