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 中國大陸金融股虛假繁榮
中國大陸資金大潮已經創造出了兩家國際金融巨人。按照A股價格計算,中國人壽已經成為全世界市值第二大的保險公司,之前中國工商銀行已攀上世界第二大市值銀行的寶座。有專家認為,經過當前的這輪資金推動的上漲,中國金融股可能已經透支了未來三到五年的股價增長。陶醉於中國金融企業成為國際巨人的好消息中的投資者要小心了。總股本計數股市‘虛榮’
有專家指出,把中國人壽和工商銀行捧上今天的位置其實並不那麼難,因為總市值是按流通股的價格乘以總股本來計算而得出的,又因為A股本身的流通股本量非常小,幾十億人民幣的資金就可以四兩撥千斤,對總市值起到相當大的放大作用。根據中信證券計算,中國人壽當前A股自由流通股本只佔總股本的2.72%,工商銀行的A股流通股本佔總股本的2.88%,而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這一指標高達80%。
「只要有個20-30億資金,就能搞個工商銀行的漲停板,」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首席策略師程偉慶說。「因為自由流通股比例比較低,因此槓桿效應很大,很容易就把市值搞上去。」程偉慶指出,把工商銀行這些大槓桿的股票放入上證指數後,進一步擴大了上證指數的虛增效應。而香港恆生指數吸納H股的時候,則有意識地避開了這個問題,只將流通股本,而非總股本計入總數。
規模市值不成比例
中國人壽和工商銀行是中國蓬勃發展的保險業和銀行業的領頭羊,投資者看好它們的成長前景,給它們一點溢價,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說這兩家當前業務還完全侷限於中國大陸的企業已經成為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巨無霸,不免讓人感到有點不可以思議。如果按照營業額計算,它們的規模不過是行業前幾名的一個零頭而已。根據路透數據,分析師預計中國人壽2006年營業額可以達到136億美元,只是排名第一的AIG的1142億美元預測營業額的11%。中國人壽在市值上趕超的ING和德國安聯保險的2006年預測營業額也分別高達為1280億美元和1057億美元。同樣根據路透預測,工商銀行2006年預測營業額為232億美元,而市值排名第一的花旗銀行的營業額達到892億美元,被工行超過的美國銀行為729億美元,匯豐銀行為637億美元。
貴價能否獲得支撐
究竟如何評估中國大陸的金融企業,當前中外投資界人士爭論不一。無論按照傳統的市盈率,還是價格相對賬面利潤等比例,中國人壽和工商銀行都是世界領先的貴價股,比如人壽的市盈率按照A股價格計算已經達到110倍以上。但也有投資者認為,中國人壽在國內有壟斷地位,也有政策扶植,能夠拿到一些別人拿不到的投資機會,因此對中國人壽的價值不能完全按照它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經營的海外同行的來算。
香港聯交所獨立董事韋伯並不看好中國大陸金融股。他甚至認為,中國銀行業可能會重蹈日本上世紀90年代的覆轍,未來5到10年可能會出現銀行危機。中國人壽也面臨三大威脅,一是它當前的投資價值的大幅增加受益於大陸股市的泡沫,二是未來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三是當前投資分配給投保人的比例低於國際標準20個百分點,未來留存盈利比例降的可能性大過升。但像韋伯這樣悲觀者只是少數,看漲中國金融股的境外分析師要多過看跌的。美林亞太區金融機構研究部主管史思達就認為中國銀行業和日本銀行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日本市場當初已經趨向飽和,而中國不斷增長的國內需求使得銀行股還有相當的增長空間。H股投資者基本上是冷眼旁觀大陸金融股的這輪瘋漲,A股投資者熱捧中國人壽的時候,正是相對成熟的H股投資者認為利好出盡的時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路透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n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