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枯水 創142年低水位記錄



「川江七大枯水題刻」之一的江津「蓮花石」從江中展露尖尖角。

世界自然基金會將長江列為當前全球十條面臨最嚴重乾涸威脅的大河之一,指出物種入侵、污染、蓄水、氣候變暖等是威脅河流生態環境的四大主凶,長江水危機問題再度引起世界關注。今年初,長江湖北沙市段水位負零點七七公尺,創下一百四十二年來最低記錄。

香港「文匯報」今天報導,去年重慶五十年一遇的大旱使得民眾對長江水荒有了更直接的感受。近年來,長江流域多個地區遭受嚴重乾旱、特大乾旱的襲擊。今年一月三日,長江湖北沙市段水位負零點七七公尺,創下一百四十二年來最低記錄。

報導說,去年七月,長江進入汛期,但上游來水只有往年的一半多一點。經歷了八月份的「洪水不洪」後,長江顯現出了它可怕的一面。八月中旬,宜昌、枝城、沙市、石首等多個水文站出現歷史同期最低水位。

去年十一月,江西部分河流出現五十年來歷史最低水位。去年全年,宜昌站來水量兩千八百四十四億立方公尺,居一八七七年有實測資料以來的倒數第一位,創一百三十年來最低水位。

報導指出,長江流域最重要的兩個天然調蓄湖泊,如今幾乎同時遭遇「乾渴」。被稱為「長江之腎」的洞庭湖,水位創三十多年來歷史同期最低;與此同時,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目前也持續五十多年以來的歷史同期最低水位,目前水位僅維持在七公尺左右,已逼近歷史最低值。

中國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研究員翁立達指出,半個多世紀以來,長江流域湖泊「瘦身」明顯,消亡的湖泊面積已有約三千平方公里,湖泊數量減少一半以上。

長江水荒並非個例,嚴重的缺水危機正威脅中國,專家預計,二零三零年,中國將到達缺水高峰期。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對此憂心忡忡,他認為,中國缺水危害甚於水災.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