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遺」的句子下面往往會接「夜不閉戶」這句話。這兩句成語的意思是用來形容社會的良善風氣。也就是說財物要是遺失在路上,誰看見了都不會有人將它佔為己有的;晚上不須要關緊門窗也不會遭小偷的,人民安居樂業的過日子。
這個成語來源於孔子的故事。‘韓非子-內儲說下’說:「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
春秋時代魯定公時,孔子曾在魯國做過幾任官。起初做了中都,後來又升為大司寇。孔子在當時被認為是最有學問、最有道德的人。他在職不到三個月,魯國的政治就日漸清明,民間的風氣也有很大轉變。路上的行人,都遵守秩序毫不混亂。假使有人丟了貴重物品,老百姓也都不會背著他人,收為己有。所以來到這裡的遊客如有遺失物品的,都不須報到官府就可物歸原主。
因為拿了別人遺留下來的東西,就是屬於「不義之財」。這在古時是很自然平常的。
然而,我們現在講什麼誠信呀,講什麼民風淳樸、道不拾遺呀,很多人都很難去想像了。為了金錢,很多人什麼事都敢做,人與人之間的互不信任,相互猜疑,也使得人們的道德觀逐漸滑落而不自知。如果人人都能有好的道德觀,能約束自己的行為,社會就會形成一廉潔風氣,那時就不須用法律來規範,人人都會做的很好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這個成語來源於孔子的故事。‘韓非子-內儲說下’說:「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
春秋時代魯定公時,孔子曾在魯國做過幾任官。起初做了中都,後來又升為大司寇。孔子在當時被認為是最有學問、最有道德的人。他在職不到三個月,魯國的政治就日漸清明,民間的風氣也有很大轉變。路上的行人,都遵守秩序毫不混亂。假使有人丟了貴重物品,老百姓也都不會背著他人,收為己有。所以來到這裡的遊客如有遺失物品的,都不須報到官府就可物歸原主。
因為拿了別人遺留下來的東西,就是屬於「不義之財」。這在古時是很自然平常的。
然而,我們現在講什麼誠信呀,講什麼民風淳樸、道不拾遺呀,很多人都很難去想像了。為了金錢,很多人什麼事都敢做,人與人之間的互不信任,相互猜疑,也使得人們的道德觀逐漸滑落而不自知。如果人人都能有好的道德觀,能約束自己的行為,社會就會形成一廉潔風氣,那時就不須用法律來規範,人人都會做的很好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成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