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

 4000年前,黃河流域發生洪災,大禹治水有功,在百姓中威信極高,當時的華夏族首領舜將帝位禪讓給了大禹。關於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百世。

傳說堯在位的時候,洪災氾濫,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堯召開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四方部落首領們都推薦鯀去治理洪水。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但他採用堵的方法治水,結果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堯後的帝王舜殺了鯀,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採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他創造了多種測量工具和測繪方法。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裡去,地面上又可以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他繼舜之後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大禹的貢獻首先是治洪水。在當時部族分裂的情況下,他很有見地的制定了「天下一統」的治水方針,創造性地採用了「導山治山」的方法。傳說他安排助手伯益修《山海經》,第一次記載了中華大地的山川河流、人物事件以及飛禽。

禹完成了治水的使命,使百姓重建家園安居樂業,而且他當了首領後,繼續兢兢業業,勤於政務,在他統治時期,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到了氏族公社的後期,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後來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這樣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