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能力偏低 中國城市出現垃圾圍城危機

中國環境問題專家指出,目前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能力較為落後,城市發展面臨「垃圾圍城」的危機。

新華社今天報導,中國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市政垃圾、建築垃圾等。

專家在日前出版的「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國家卷)」中指出,城市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及人口增加,使中國城市生活垃圾數量持續增加,許多城市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垃圾圍城」局面,垃圾污染和堆存等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問題嚴重。

報導說,長期以來,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較落後,儘管依靠廢舊資源回收系統,對生活垃圾進行簡易分類,回收利用廢紙、廢金屬、廢玻璃等資源,但對於分類剩餘、難以回收的垃圾處理不力。

另外,雖然中國城市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近年來有所加強,但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水準仍然偏低。

專家建議,中國應集中回收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廢塑膠、廢板材等資源,一部分直接再用,一部分當作工業生產的原料,投入再生產;將廢磚、碎石、渣土等一部分用於填充礦坑,一部分經過再加工,生產各種砂漿、建築砌塊等材料。

對於難以直接回收的有機垃圾,透過堆肥轉化為有機肥料,改良土壤;對採用填埋方式處理的垃圾,收集利用填埋氣體,或直接發酵處理有機垃圾,生產沼氣;對熱值較高的垃圾,透過焚燒等處理方式,回收利用能源用於發電、供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