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減少大半 看病難

據現代快報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援助協會會長秦傑稱,在1987年首次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進行統計時,尚有1756名倖存者在世; 10年後再次進行統計時,在世的倖存者就減到1200多人;到現在,大屠殺倖存者在世的僅有400人左右。這些倖存者身體狀況普遍不好,看病是最大的困難。

倖存者的悲慘經歷

吳秀蘭,今年已 94歲,1937年,她和三個女兒被炸彈擊中,當時,年僅8歲的大女兒週五九和2歲的女兒周順娣下半身就被炸飛了。她伸手去抱女兒,可是摟進懷裡的只是一個上半身。臨死前,女兒手裡依然緊緊抓著一個糖餅:「媽媽,這個餅……」老人的左腿也被炸飛了,昨天,坐在輪椅上的老人仍舊生活在過去的痛苦裡:「當時我才20幾歲。」一旁的小女兒周美華告訴記者,兩姐姐被炸死那年媽媽才23歲,「因為受刺激太大,我媽一直把我當成死去的順娣。」

曹志坤老人,出生於1924年,1937年左腿被日本鬼子用機槍掃中後,左腿骨碎裂,走路很不方便,苦熬到1994年,才動了手術,拿出了6塊碎骨頭,目前這些碎骨頭已捐給江東門紀念館。

看病難是倖存者最大困難

據秦傑介紹,倖存者目前都年事已高,年齡最大的已經90多,最小的也有近70歲,身體都不是很好。

據悉,吳秀蘭家家裡黑乎乎的,房子很小,家裡也沒什麼像樣的家電,雖然牆上挂了個空調,但用布包得嚴嚴實實的。「(倖存者)家裡條件大多不是很好,可這還不是主要問題,他們最大的困難就是看病難。」秦傑說,「許多人都沒有醫療保險,早些時候我們在下關區援助了一個患了骨癌的倖存者,沒有錢看病,疼得只有在破舊的床上打滾。」

據瞭解,為了「搶救」大屠殺倖存者,2004年,南京成立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援助協會。這幾年來,援助協會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目前已籌集到 300多萬元資金,這些資金將用於對倖存者的援助,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將是用於對倖存者的醫療補助。

秦傑呼籲更多的人、更多社會團體加入到這種歷史「搶救」中來,給予那些倖存者更多的幫助和關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