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連民意都要造假

每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都會陷入輿論的汪洋大海,2006年也不例外。對於一個舉辦20多年、每次長達四五個小時的綜藝晚會來說,各方褒貶不一實屬正常情況。但是,關於同一臺晚會的調查數據幾乎完全相反,卻有些超出常理。據報導,「CTR央視市場」公布了一組央視春晚數據,說好的觀眾佔85.5%,其中認為很好的佔53.5%、比較好的佔32%;新浪即時更新的調查界面則顯示,僅有19.9%的觀眾表示滿意,40.57%的觀眾表示一般,39.53%的觀眾認為不好(1月30日《北京晚報》)。截至我寫此文的時候,新浪的調查數據再次更新,表示滿意的觀眾下降到15.2%,認為一般和不好的觀眾卻分別上升到42.2%和42.5%。兩組調查數據的巨大差異顯然無法用見仁見智來解釋,它恰恰說明所謂「春晚民意」很有可能是被建構出來的。
  春晚的現場觀眾裡有很多「群眾演員」,根據節目的需要鼓掌或叫喊,因此又被稱做「掌托」。他們不僅存在於現場。在央視網站主頁上可以看到三條與春晚有關的新聞,標題一律是鮮艷的紅色字體:《觀眾網友盛讚春晚》、《今年春晚出乎意料的好》、《CCTV.com 春晚報導深受海內外網友喜愛與好評》。這些新聞的內容大同小異,都大量引用了表揚春晚的網友評論,一部分以「瑕不掩瑜」的敘事先指出部分不足然後總體肯定,另一部分則是全盤肯定整臺晚會「是一場具有時代特徵、古今融合、傳統與現實相結合的傑出演出」。

  與此同時,新聞還大力回擊了那些批評春晚的網友,為了表示自己的「客觀公正」,它沒有直接出面反駁,而是選用了站在春晚主辦者立場上的網友評論,稱網上批評者「不乏不學無術或養尊處優者」,並質問批評者「有沒有想過9億農民」。於是,在諸多被引用的網友評論中,不乏「看得過去也支持,看不過去也支持春晚」的效忠式言論,卻看不到被他們痛批的批評者的言論。在這裡,民意成為一種障眼法。我不想懷疑這些網友評論的真實性,但需要指出的是,被篩選過的片面的民意絕不等於全部民意,它只是民意的反面。

  除了主辦方所使用的「民意的障眼法」,還有文化精英發明的「電視特色論」。馮驥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對春節聯歡晚會的不滿完全不是老百姓對晚會本身有意見,而是電視這種現代傳播方式的特點無法與年俗要求相符合。他的理由是中國所有的年俗都是個人主動參與,電視的本質決定人們只能被動接受春晚。這種「電視特色論」從表面上看彷彿是在批評春晚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實則是把電視當做春晚的「替罪羊」。在這種邏輯裡,某個具體節目的缺陷被放大為某一種媒介的先天不足,春晚主辦方脫身而出,不用為節目的缺陷承擔任何責任。事實上,春晚缺乏觀眾的主動參與並不能歸咎於電視,而是因為春晚主辦方本身就缺乏開放精神。

  春晚之後新浪網邀請總導演郎昆與網友交流,按說網路的傳播方式非常適於個人主動參與,可是從實錄來看這更像導演的自說自話而非他和網友的對話。比如網友指出某個主持人曾有嚴重口誤,導演的回答是這位主持人「最難得的就是激情,充滿了激情,而且他的陽剛之美對於中國的男人、亞洲的男人來說都是一個楷模」,他「在大型慶典節目中的大牌位置還是不能取代的,至少這幾年是暫時取代不了的」。從這種答非所問的網路交流來看,「電視特色論」根本無法成立,春晚的「封閉精神」與具體媒介沒有必然關係,而是與主辦方的耳朵有關,它只願意認真對待那些表揚的聲音。

  我堅持認為春晚的「封閉精神」與它持續至今的壟斷地位有關。有人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觀眾可以用遙控器投票。這似乎很有道理,在衛星電視時代觀眾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節目。可是,在除夕之夜讓電視劇和綜藝晚會競爭,就像大學排行榜讓體育學院和戲劇學院分出高下一樣不可思議。迄今為止,春晚在除夕綜藝節目中的壟斷地位依然沒有動搖。不改變這種「等額選舉」的除夕娛樂現狀,所謂「春晚民意」就永遠不可能屬於觀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曉漁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