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嘩然:中國衛星碎片使120多枚衛星受到威脅

中國以火箭擊毀太空氣象衛星,引起國際嘩然,默不作聲近兩週之後,外交部昨天(週一)首度開腔承認曾經進行反衛星測試,又指事前曾通知多國,並強調此舉無意威脅其他國家,也不支持太空軍事競賽,目前無計畫進行第二次測試。不管這次展示太空軍力的測試有否威脅到別國,但衛星碎片的威脅一定存在。美國官警察告,被擊毀的衛星化成太空垃圾,碎片散成雲狀,有可能危及低軌道的間諜和商業衛星,甚至威脅國際太空站安全。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上週六指中國在本月11日發射一枚中程反衛星導彈,在離地860公里的極地軌道,擊毀中國在1999年升空的「風雲1C」氣象衛星。中國多日來對此不置可否,直至昨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才證實消息。

「有關測試一事,中國已通知其他各方,包括美方。」劉建超澄清中方並未隱瞞事件,目前無計畫進行第二次反衛星測試,「中國總是提倡和平使用太空,反對太空軍事化以及太空軍事競賽」。他又指這次試射並非針對任何國家,不會構成任何威脅,至於碎片的影響,則是「一個高度技術性的問題」。

數十年才能離開軌道

五角大樓高級顧問海斯(PeterHays)指出:「這測試製造了相當多碎片,毫無疑問會提高擊中其他物件的風險,包括國際太空站。」美國防務信息研究中心也指出,衛星碎片四散,面積廣闊,分布地球上空425公里至3,000公里一帶,要數十年才能離開軌道,估計這個區域有120多枚衛星受到威脅。

全球最大規模的商用衛星圖像公司GeoEye發言人指,旗下衛星在另一軌道運行,而且每一枚都配備了阻擋宇宙塵暴的鏡頭罩,因此並不擔心碎片問題。

美國助理國務卿希爾(ChristopherHill)日前向北京提出,要求中國對軍事活動及國防開支增加透明度。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SeanMcCormack)則促請中國就反衛星測試的意圖,作出詳盡解釋,「這只是為了消除誤解,不只是為美國,而是為了全球其他國家。」

日本和俄羅斯也對事件表示關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昨天表示,對中國反衛星測試的解釋並不滿意,正尋求中方作徹底解釋。俄羅斯國防部第四科技研究所則認為,中國此舉甚有向美國「示威」的意味,讓美方在評估衛星軍事實力時,有所顧忌。

中國是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有能力摧毀衛星的國家。對上一次反衛星測試,由美國在1985年9月進行。

優勢不再美憂失衛星網路難護臺

中國射導彈擊毀衛星,震動世界,美國反應最大,因為中國顯然已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優勢構成威脅,一旦台海發生衝突,美國要協防臺灣,衛星網路有被中國摧毀的危機。美國專家指出,華府當務之急,是要盡快重新部署對臺計畫。

「如同盲了、聾了、啞了」

太空衛星網路,近20年來一直是美軍戰略重點,通訊、資料傳輸、監察戰場環境和90%情報蒐集都依賴衛星網路。自恃太空科技最強,喬治布希政府去年10月簽署法令,強調美國有權拒絕讓敵國使用太空,以保護衛星網路。現在中國有能力射導彈摧毀衛星,等於挖盲美國的天眼。

「如果衛星網路被摧毀,我們就如同盲了、聾了、啞了,甚麽都做不到。」美國國務院情報局中國事務前首席分析員特卡奇克(JohnTkacik)說:「由於可能會在失去一大半網路下要應付台海衝突,美國必須重新估量防衛臺灣的手法。」他甚至指華府可能要重新考慮是否介入台海衝突。

特卡奇克指出,太空衛星網路對美國協防日本及臺灣至關重要。「假如是地區衝突,即使我們突然盲了,大概也沒問題。但如果是沖繩、臺灣、台海這樣的大?圍,船艦之間及與戰機的聯繫就很困難。」

美國軍事分析和安全評論組織Stratfor認為,中國爭取太空控制權,不會一步登天,目前並非要挑戰美國的太空科技能力,第一步是奪回東亞地區太空這地頭。

太空條約如損商業衛星中國將遭索償

全球現時雖然未有國際條約規?反衛星測試,不過根據1967年的全球外太空條約(OuterSpaceTreaty),任何國家都要為太空行動負責,代表中國炸毀衛星造成的碎片,假如損害到商業機構的衛星,商業機構或可向中國索償。

衛星機件精密,每枚價值連城,至少幾千萬港元甚至近百億港元,美國1998年中隨火箭爆炸的NRO衛星價值逾10億美元,即超過78億港元。白俄羅斯的衛星較便宜,只需6,600萬港元有交易。而中國風雲衛星的保險費,據稱為衛星價的16.19%,以保費約5,000萬港元計算,衛星便值3億元。

人類在太空的活動愈來愈多,太空也成為人類的垃圾桶,估計現時有數十萬件太空垃圾圍繞地球,主要是美國人留下,聯合國和平使用外太空小組,準備在下月的奧地利會議上,簽訂限制製造太空垃圾自願協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