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大忍話韓信(上)

「大風起兮雲飛揚」,在反秦暴政的各路英雄中,劉邦所率大軍是與項羽齊名的重要力量。在秦亡後的「楚漢之爭」中,劉邦最終以弱勝強,建立漢朝,「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在勝利後的一次宮廷宴會上,劉邦曾讓諸將大臣說實話,項羽失敗失天下,他成功得天下的原因。當然大臣們都給他美言,說他高明。可劉邦卻謙虛的說他靠三個人傑:出謀定計,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源源不斷供給軍糧,他不如蕭何;率領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他不如韓信。

幫劉邦打下漢朝江山,大將功臣中,韓信確實是鼎鼎頭功。司馬遷評價:韓信於漢朝的功勛可以與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相比。

韓信的一生離奇曲折,本文擬作簡單介紹。

一、年輕大忍有大志

韓信是漢時淮陰,今江蘇清江市人。出身貧寒,母親過世竟無以下葬,家境窘迫到有時乞食的地步。一次垂釣於城下,遇大娘們在河中拍絮,一大娘見韓信飢餓,竟數十日分自己的飯食與他。韓信非常高興,對大娘說:「我一定要重重的報答你。」後來韓信出人頭地,衣錦還鄉後,曾召見分予他食物的大娘,賜與千金。

一次一屠戶少年當眾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好帶刀劍,內心終是膽怯的。」「你不怕死,就殺死我;你怕死,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仔仔細細的看了一下那少年,就俯伏在地,真的從他胯下鑽過去了。一街市的人都笑韓信膽怯。

以後韓信被劉邦封為大將軍,帶兵衝鋒陷陣,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說明他並非膽怯之人。他有大忍之心,他才能擔當大任,成為國家棟樑。更有意思的是,他封王歸國後,曾召使自己遭受「胯下之辱」的少年為楚中尉,即掌巡城捕盜的官。並對手下的將領們說:「這是個壯士,當他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他嗎!殺他無名,故忍到如此程度。」這就是有大志之人的大忍之心。「匹夫見辱」才「拔劍相鬥」。

二、堅韌曲折任大將

在秦末反暴政的風雲中,韓信先參加項梁的軍隊,無所知名。後追隨項羽,多次向其提出計策建議,未被採納,不被重用。

劉邦封漢王入蜀後,韓信亡楚歸漢,也未被重用,任接待賓客的連敖之職。因人犯法受連作當斬,十三人皆已斬,到韓信時,他臨危不懼、昂首仰視。恰遇滕公夏侯嬰經過,又聽韓信說:「漢王不想成就天下霸業嗎?為何斬壯士!」夏侯嬰驚奇其言,乃鬆綁免斬。後向劉邦推薦,被任命為管理糧餉的高級軍官治粟都尉,仍不重視。

韓信曾與蕭何多次交談,蕭何非常看重他,並數次向劉邦推薦。諸將思念家鄉,數十人逃亡東歸。韓信想蕭何一再舉薦自己,未受重用,也逃亡了。蕭何聽說,來不及報告劉邦,就去追韓信。有人告訴劉邦,說丞相蕭何逃亡。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隔兩天,蕭何去拜謁劉邦。劉邦又怒又喜,罵道:「你為何逃亡?」,何回答:「臣不敢逃亡,臣去追逃亡的人。」劉邦又問:「你追誰?」何答:「韓信。」劉邦又罵道:「逃亡將領數十人你不追,你惟獨追韓信,是謊言欺騙我。」蕭何答:「諸將容易得,至如韓信這樣的人才,國士無雙。大王如只想作漢中王,沒有韓信的用處;大王如想爭霸天下,非韓信沒有可擔當此大任的人。」劉邦說:我也有東征之志,怎麼甘心久居此地。蕭何說:你如能重用韓信,他會留下,不能用,他終將逃走。

蕭何推薦韓信任大將之職,並建議劉邦要選擇良日,齋戒,設壇場隆重拜將。劉邦許可,諸將都很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要受命拜大將了。最後拜為大將的是韓信,大家都很驚奇。

歷經曲折,韓信終拜大將。他最終未負劉邦的厚望和重托。

本文留言

作者史悟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