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意識增強 重新出現漢字熱

自古以來,漢字曾對中國周邊國家文化產生極大影響。而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各國傳統文化保護意識增強,當年的漢字文化圈又重新出現新一輪漢字熱。

北京「環球時報」報導,目前漢字在南韓民眾日常生活已不可或缺。南韓教育部規定,初中和高中六年,學生需要掌握一千八百個漢字。漢字課也成為南韓小學生准必修科目。

二零零四年南韓語文學會舉辦的漢字能力考試,應試者達一百零四萬人。許多南韓大學開設漢字課,每逢寒暑假舉辦相關講座。南韓監獄也掀起學習漢字風潮,成績優秀者可獲得減刑獎勵。

在南韓大街小巷,漢字隨處可見,各大媒體有關漢字的新聞俯拾皆是。這股漢字熱緣於企業和市場的迫切需求,包括三星、LG、SK等眾多南韓企業招聘時舉行漢字考試,而擁有漢字能力考試資格證書的應聘者可獲優待。

越南傳統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共同淵源,雖然現代越語不再使用漢字,但漢字在越南當代社會和民俗佔有重要地位,例如紅雙「喜」字在越南婚慶活動中必不可少,而每逢春節,越南民間也有張貼漢字對聯的習俗。

近年來,越南與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等地日益頻繁的經貿往來與合作,為當地漢語熱打下基礎。

據稱,越南報考中文系的學生年年爆滿,漢語補習班比比皆是。木雕等傳統工藝品可以看到「福、祿、壽」、「招財進寶」等字樣,許多日常用品和食品都標明漢字。

日本人喜歡讀漢詩、寫漢字,並設立「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據協會統計,二零零五年共有兩百四十萬日本人接受漢字檢定考試,而且不斷增加。越來越多日本大學和高中將漢字能力作為錄取依據。

日本媒體呼籲政府重視外來語侵蝕漢字文化的問題,並採取措施促進漢字文化振興。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