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為何民對官一味唱反調

前一段時間, 兩起新聞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一個是貴州某縣長六口之家被殺,一是深圳警方對百名妓女嫖客示眾處理。中國獨立學者、作家王力雄說,他看到的民意反應是,對前者多數叫好,對後者多數抨擊。

以下是獨立學者、作家王力雄的一篇評論。這篇評論代表王力雄本人的看法。

目前中國唯一能及時反應民意的網上輿論對前者多數叫好,對後者多數抨擊。這種「倒錯」一定會使當權者非常鬱悶,這個社會怎麼了?人們的價值觀為什麼如此顛倒?

我不想對涉及的人和事做具體判斷,也不會認為民意一定正確,我覺得這種現象更令人深思的是為何民意與官意如此相反。與其說民意主要是來自對事實的判斷,不如說其實是對官意的逆反--只要官反對的民就擁護,只要官擁護的民就反對。

一個這種狀態的社會是危險的。網民中相當一部分是年輕的中產階級。而中產階級本應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年輕一代則代表未來。如果中國年輕的中產階級利用一切可能機會和權力當局唱反調,不難猜想,那些處境艱辛卻難以發聲的底層階級又該是什麼心態?這樣的社會又如何指望安全可靠的未來?對此,不僅當權者需要反省,每個關心社會的人也應該深思。

人們為官員的死叫好,其實跟道德冷漠無關,因為他們並不是希望那個官死,而是希望他所代表的權力死。人們罵公開處理妓女的警察,不是因為人們熱愛妓女,而是因為他們憎惡警察,說到底還是憎惡警察背後的權力。民意之所以和權力唱反調,我想很大原因在於除了唱反調,別的都做不了。這個利維坦式的權力不受任何制約,想征地就征地,想拆房就拆房,想抓人就抓人,想示眾就示眾,甚至想開槍就開槍……既然對它只能唱唱反調,那麼反調唱得越來越極端,就一點也不奇怪。

我相信,只有當權力是由民眾產生,被民眾制約,真正屬於民眾時,民對官一味唱反調的現象才會終止。(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