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何時跳出「興亡百姓苦,國強民不富」怪圈

帝國史話隨想----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一、引子

1945年7月1日至5日,黃炎培、傅斯年、章伯鈞等幾位先生曾訪問過延安,期間毛澤東同志與黃炎培作過一段關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權如何跳出歷代統治者從艱苦創業到腐敗滅亡的週期律的談話。黃炎培先生的記錄是這樣的:

「有一日,毛澤東問我感想怎樣?我答:我生60多年,耳聞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於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同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然環境漸漸好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週期律。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瞭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

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前兩個星期把孫一的評書「中國帝王史話」聽完了,該評書主要講述了從秦到清歷代皇帝的故事,一口氣聽下來,發現一部中國歷史確如黃先生所說。其實,不光中國如此,在現代,蘇聯就是一個最好的教材。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尷尬?又為什麼說民主才是出路呢?現在終於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

二、其興也勃焉

古今中外,一個國家的興盛往往因為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領導。在中國,最典型的就是漢武帝,他設立內廷,加強中央集權,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打擊匈奴,所謂「畢功於一役」。在現代,蘇聯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也是靠斯大林強有力的領導。集權體制的強大在於其嚴密,強大的組織性。正因為此,它能夠迅速的集中所有資源,調動一切力量,解決國家最緊要的問題。它能夠使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迅速的崛起。所以說,「其興也勃焉」。

三、興亡百姓苦,國強民不富

《山坡羊·通關懷古》中著名的一句是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為什麼說興的時候也是百姓苦呢?因為中央集權在利用一切資源解決迫切的問題時,必然犧牲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在《漢武大帝》中我們看到,雖然漢武帝取得了抗擊匈奴的勝利,樹立了強國的形象,但是百姓生活依然貧困。蘇聯迅速的實現了工業化,贏得了工業強國的美名,但幾十年過去了,人民生活依然沒有顯著改善。因為,在很多情況下,絕大部分的資源來自於國內(英國崛起的時候,殖民地的剝削就屬於另外一種情況)。老百姓的財力都被國家集中,他們怎麼可能富裕?因此,靠犧牲百姓的利益達到的興盛並不是長久之道。

四、其亡也忽焉

任何事物都要辯證的來看,集權體制的優點在某些情況下會轉變為其缺點。

中國歷代王朝的滅亡,無外乎下面幾個原因:(1)外戚與宦官專權;(2)皇帝本身昏庸無道;(3)外部勢力的介入。仔細分析一下,其實三者都是相通的。

外戚和宦官專權,為什麼導致王朝的滅亡?因為這些人會發展其黨羽,家族,利用他們的權勢,圈得大量的土地,與民爭利,最終形成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他們會不斷的擴大國家財富的佔有率,導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當皇帝本身昏庸無道時,必是奸臣當道。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上樑正下樑歪是有的,從來沒有上樑歪而下樑正的。於是導致整個官僚系統不是為百姓服務,而是為自己集團的私利打開方便之門。所以說,當集權體制中的上層,利用其對下的權威性,嚴密的組織性,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奔波的時候,便是整個系統腐敗的開始。

那麼外部勢力的干預呢?要知道,外因只有通過內因起作用,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取決於內因。下面以宋朝和清朝進行分析:

宋朝從建國初期,就一直面對著強大遼國的威脅,雖然宋太祖趙匡胤和他的弟弟都對遼作戰,卻始終沒有取得勝利。關於這一點,我想到了兩個地方,一是西漢初期也是受到北方強大匈奴的威脅,但卻最終能夠打敗匈奴。二是遼國雖然強大,但是最後卻被人力物力財力遠不如宋朝的金國打敗。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宋朝的軍事實力的確不強,因為宋朝吸取了唐朝滅亡的教訓,不允許有擁兵自重的地方諸侯,所以才會有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其次,忠臣被殺。南宋時岳飛抗擊金國,取得了節節勝利,但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因為當時徽欽二帝囚禁在金國,如果打敗了金國,迎回了老皇上,那麼當時的皇上趙構怎麼辦?所以他屢次提醒岳飛戰和就行,可是岳飛偏偏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動不動就把迎回徽欽二帝掛在嘴邊,所以趙構對岳飛的不滿是早就有的。歸納起來,還是因為這些做皇帝的為了保住其皇位不惜犧牲國家的利益,實質上就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那麼清朝呢,首先,慈禧獨霸朝綱,並且在她看來,滿人畢竟是滿人,漢人只是奴才而已,當然不會把漢人的江山當回事。所以才有「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言論。其次,清朝奉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其軍事實力與西方列強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因為它懼怕漢人與外部接觸多了,思想開放了,從而會打破他們的奴化教育,再把滿人趕走。聽了清朝的那些史話,我感到清朝的奴化教育的確高人一籌。如果不是列強入侵,中國恐怕還會繼續沉睡下去。歸納起來,還是一點,統治階級為了其私利。

所以說,集權體制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夠發揮它的長處,聚集所有力量戰勝困難。同樣的,當它的長處運用在為自己謀利益的時候,便走到了另一端。所謂「勃」,「忽」,都是迅速的意思,道出了集權體制的特徵,也道出了帝國的悲哀。

五、王朝中興

在一個朝代的中後期,社會矛盾已經比較激化了,但這時總有一兩個皇帝執政時間長達幾十年。我不禁想,如果在這幾十年內勵精圖治,也許會挽救王朝的滅亡。我覺得,在這個關鍵時期,王朝能否中興,跟領導者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西漢中後期漢哀帝,即位之初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確實想幹一番大事業,並且也打擊了王莽的勢力。但是越干到後來越覺得阻力很大,於是銳氣大減,乾脆不幹了,天天飲酒作樂去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漢武帝繼位之初,也想幹一番大事業,結果剛幹了幾件事,就被以竇太后為代表的頑固勢力打擊了,但是他卻沒有消沉,而是養精蓄銳,積攢實力,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所以說,在社會矛盾逐漸暴露出來的時候,便是國家繼續走向強盛還是逐漸走向衰亡的轉折點。有志之士能夠在一片歌舞昇平中看到矛盾的存在,並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變法。

六、變法成敗

下面分析歷史上有名的變法成敗之因。

秦國的商鞅變法,使秦國一躍成為強國,並且最終奠定了秦統一天下的基礎。但是在變法的過程中,不斷受到貴族勢力的阻撓,要不是秦穆公力挺商鞅,不知是何後果。在秦穆公死後,商鞅還是被頑固的舊勢力殘忍的殺害了。

宋朝的王安石變法,也是觸動了很多皇親國戚的利益。一開始宋神宗是鼎力支持的,但是到了後來卻沒能頂住貴族和皇族勢力的壓力,致使王安石兩度被迫辭去相職。神宗死後,高太后臨朝聽政,一年間新法全部被廢止。

戊戌變法。一開始就受到頑固勢力的抵制和反對,最終失敗。

從三次變法可以看出兩個共同點:一,變法的目的和措施都是為了富國強兵,並且從現在的角度看來,採取的措施在當時絕大部分都是對國家有利的;二,變法一定會削弱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並招致他們強烈的反對。變法的失敗,會使既得利益者得到更多的利益,最終形成一個大的利益集團,並不斷的擴大集團的私利,積重難返,從而為王朝的滅亡埋下伏筆。成功的變法,必定損害既得利益者的權利,但能使國家重新走向強盛。並且,社會的進步始終需要不斷的革新,因為事物本身就是在不斷發展的,矛盾也是在不斷發展的。

七、結語

古人云「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以上我詳細得分析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最終的落腳點在「變法」上面。但還是沒有擺脫「人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為變法的成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中國歷史上的歷次變法也證明了,成功的少,失敗的多,即使一次成功,也不可能次次成功,最終還是會陷入歷史的循環。所以我從反面回答了為什麼說「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