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宗教信仰人數42億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據1989年美國《世界年鑑》統計,全世界50億人口中,宗教信徒就已經達到了3938545000人,而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達到2814415000人,佔全世界宗教信徒的71%。

   另據資料統計世界人口61億的時候,信教人數42億多,據最新統計,目前全世界不信教人只有13億。

   為什麼全世界有這麼多的人,如此熱衷於宗教,為什麼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依然會對宗教不改初衷?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回答:耶穌基督為什麼要創立基督教,穆罕默德為什麼要創立伊斯蘭教,釋迦牟尼為什麼要創立佛教?

   要明白其中的原由,就不得不查一下宗教的身世了。

   1、基督教產生於公元一世紀的羅馬帝國控制下的猶太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區,它首先在地中海地區擴散,而後傳播到歐洲。新航路的開闢使大批歐洲移民湧進美洲,基督教也隨之擴散到美洲。經過不斷的發展,演變,擴散,成為世界性宗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2、公元前六、五世紀,印度正處於奴隸制經濟空前發展的列國時代。據漢譯佛經記載,恆河、朱木拿河流域有十六個大國,彼此為了爭奪霸權而征戰不休。隨著社會的動盪,各階級的相互關係也在調整與變動。與此相應,思想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傳統的婆羅門教所主張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等再也不能維繫人心。社會上出現一股不分種姓,人人都可出家,都可追求宗教解脫的「沙門思潮」。沙門不遵循婆羅門教傳統的「四行期」,否認吠陀的權威,反對婆羅門至上,認為只要通過正確的修行,任何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宗教理想。佛教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它屬於反對婆羅門正統派的沙門思潮。

   3、公元571年,位於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上誕生了世界上最後的一位聖人,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四十歲時﹝公元610年﹞奉安拉的旨意開始復興和傳播伊斯蘭教。

   當時阿拉伯半島正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奴隸主佔有大批奴隸和一切生產數據,包括牛、羊、駝和牧場等。他們各自成為一個部落,各霸一方。他們對內壓迫、剝削奴隸,對外爭奪搶掠,再加上外來的侵略勢力。當時該半島戰爭烽火連綿不斷,同時由葉門到敘利亞的商道受阻,因此奴隸生活痛苦不堪。就是那些自由民也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在意識形勢方面更是雜亂並陳。當時拜物教盛行,偶像、日、月、星辰等,都成為了崇拜的對象。就是在聖潔的開爾白﹝天房﹞內也充滿了偶像。致使當時的阿拉伯社會出現了嚴重的思想混亂,道德風尚極端敗壞。因此,人人渴望和平、安定和團結。伊斯蘭教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狀況下復興的。

   從上述資料中可以看出,三大宗教產生的共同特點是:社會正處於動盪不安之中,由於戰亂不斷,一群人正對另一群實行無情的欺壓、掠奪、毀滅、殺戮之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三大先知為救百姓于苦難之中,為人類開出了心靈良方,創立了各自的宗教,弗洛伊德稱之為「人類心靈的枴杖」。

   人類為什麼需要這根心靈的枴杖?因為地球上的資源總是有限的,而人的慾望總是無止境的,人因為有限的資源而陷於無度的戰爭、欺壓、奴役、掠奪、毀滅和殺戮中,一群人的站起來總是以另一群人的犧牲和倒下為代價。因而宗教教育人們學會放下慾望,放下對利益的執著,學會愛,珍愛一切生命和生靈。並以上帝、佛祖、真主神的化身,向世人娓娓訴說著其中的道理。

   數千年來,宗教如一汪清泉,解救著人們因物質的匱乏、產生的生理、心理、心靈的不滿足而產生疾苦,幫助在生死線上的掙扎人們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地球上沒有宗教,人類的歷史將會怎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