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我在澳州做醫生:一次在婦產科的特殊經歷(圖)

 2006-11-16 20: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大陸來的做醫生的不少,但絕對是最近10年的事。我來6年了,做醫生一年,算快的了。

  簡單的說,頭半年,到處看看,後來,跟著老公做生意,一幹就是三年,煩死了,天天吵架,壓力大,我又不喜歡他做的事。於是要尋找出路。說實話,我根本也沒想開夫妻店。他倒是打算好的,找個醫生幫忙,因為他做中藥生意,自己不專業,找個專業的,結果沒搞清中西醫的區別,找了個西醫,這叫一個後悔啊,這是後話。

  這三年也沒白過,認識不少朋友,其中也參與北醫校友會,漸漸知道在澳洲是可以考醫生的。看見很多人考下了,就動心了。又得到關於一個輔導班的信息,又斷斷續續看半年書才敢報名。現在想想真浪費時間。

  上了橋樑課,就才上了船,一路辛苦,考了兩年試,其中故事多多,包括生了一個孩子,以後慢慢道來。

  考試都一次過,跟我從小學習好有關。曾遇到一位高人,他說 :」If they can, I can.」

  我至今還想念這個朋友,他後來回國了,據說在澳洲犯事了,回去又得了肝癌,就死了。我總覺得他還活著,沒準兒他編的故事。在澳洲犯事倒是真的,我看見報紙的。

  總之,我考過了,感謝所有人。

  找工作是好事多磨,等了半年,也好,陪陪孩子,可憐她兩個月就整天見不到媽媽,因為媽媽整天都在圖書館。幸好我父母來幫忙,一幫就是幾年,現在還在我這,弄得老人不知那是家。

  爸爸愛錢,我許諾給他頭兩個月工資,老頭兒樂死了,錢嗎,還在我這存著呢,因為我爸不會存錢。也是,一輩子供4個大學生,哪有錢存。不能忘父母恩。
  這家醫院離城裡有點遠,大約40公里,算墨爾本市邊了,不過是海邊,我不喜歡把時間浪費在路上,就乾脆在醫院附近買了一個房子,724平米的院子,三室兩廳,還不錯,上班又方便,開車3分鐘。

 #p# 一進醫院,先轉婦產科,每一轉三個月。我在中國做了五年內科醫生,對婦產科概念不多。倒也沒怕,這麼多年跌打滾爬,我已經練得處事不驚了。幸運的是,我的主治醫師是一個越南人,Dr Bin. 當地畢業生,大約才30吧,很秀氣的娃娃臉,卻是一個好醫生。已經是高級主治醫師,非常能幹,又很盡心盡力。大約都是亞洲人,他對我很照顧。記得第一天去上班,排班表上我是8點到12點。但給我的信上說,第一天是熟悉,我以為開個學習會就可以回家了,根本沒準備上班,確實,主任講完注意事項,學習關鍵,已經12點了,Bin 問我是否可以跟他上手術,他需要一個助手做剖腹產。我當然啊?!了,不過還是硬著頭皮去了。無非是拉拉鉤,拽拽線,挺簡單,雖然我手術衣穿了兩遍,手套戴了三遍。

  從此,斌格外照顧我,跟他配班,是我最輕鬆愉快的時光,人人都說頭三個月特緊張,我真沒覺著。還學不少東西。當然我很認真,也很努力。婦產科是助產士的天下,這在哪都一樣,那些助產士看我們這些新來乍到的如同傻瓜,雖然他們不敢說什麼,行為卻非常明顯。比如,什麼事兒需要請教醫生了,他們大多直接找主治醫師,哪怕扎個套管針,都不願意跟我們住院醫師說。想學點東西還不容易來。我把好的助產士當老師,咱中國人一貫謙虛謹慎嘛,在國內也一樣的。剛開始遇到態度不好的,不得不忍氣吞聲,後來,有些經驗了,也敢跟他們爭一爭。咱畢竟是醫生不是。最爽的一次,有個從英國來的助產士,傲的很,有一次,她半天也助不出一個孩子,產婦和他都累得精疲力盡,她要做胎心監測,放一個小電極在胎頭上,大概放不上去,正火呢,我好心去幫忙,敲敲門,就進去了,她正做陰道檢查,立即衝我大聲嚷,「請你先站門帘後好嗎?」

  「OK,OK」,我說。心裏是不高興的。

  等她做完陰道檢查,我進去,「我能幫忙嗎?」我還是好聲好氣。

  「這個電極放不上去,胎心要監測,我要去找主治醫師」她沒理我,逕直要往外走。

  「我可以先試試看嗎?」我平和的說,但非常堅決。

  她愣了一下兒,我又說:「如果我也放不上去,再叫主治醫師好嗎?」

  她有點下不來臺,另一個助產士打圓場,說「翠茜,你累了,為什麼不去喝杯咖啡休息一下。」她於是走了。

  我看了看產婦,一個20歲左右的小女人,叫得很厲害,但營養夠好,還沒有完全精疲力盡。我剛才已經觀察了一陣兒,看得出她push時間夠長,但不夠用力。我走過去握住她的手,對她說:「甜心,你做得很好,你的宮縮棒極了,你只需要再使勁一點,來,試試看,使……勁,push…..push. 好極了,再來,你還不夠使勁,再來. OK, 我來看看」。我去做陰道檢查,驚喜的發現,其實胎頭距離陰道口只有3-4公分。她根本不需要電極。

  「蜜糖,你就要成功了。再來,使勁,使勁,我看見他的頭髮了,good, good, …」 不出5分鐘,孩子在一片歡呼聲中出來了,一切順利。我暗自慶幸。

  澳洲人是很相信醫生的,大概我沉穩的樣子也很給她信心。想起來我做實習生的時候,跟老師查房,病人都把我當大大夫,反把帶我的老師當實習生。不過我長得可不老啊。

  第二天,翠茜再遇到我,她突然過來拉住我的手,誠懇的說:「Sue, 我非常抱歉,昨天我表現得太不professional(專業)了」。

  「奧,別擔心,我能理解,你那時候太累了,你陪了她幾個小時」。說真的,我還是很欣賞他們的專業態度,甭管真心不真心,我就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得學習。

  說起來我不專業的地方,鬧了不少笑話。澳洲教育與英國教育非常相似,講求一絲不苟,和禮貌。比如,與第一次見面的人,一定要介紹自己。記得我在另一家醫院實習的時候,有一次去看腰穿,進去就站在那裡,那個大夫抬頭奇怪的看著我,我趕緊說:「我能旁觀嗎?」他說:「可是我並不知道你是誰呀?」我這才指著我的名牌自我介紹。以後學著盡量主動自我介紹,直到現在,我還是做得不好。英國醫生見了病人,會響亮的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Dr XXX, 我將是照顧你的醫生之一。」這似乎是必須的,我發現,外國醫生似乎都作的不好。

  說起海外醫生,在澳洲佔重要比例,澳洲缺醫生,缺護士,主要缺人。一共兩千多萬人口,當然缺人了,醫生又不好當,這才給了海外醫生機會。這裡一個護士只照顧四個病人,護士協會天天爭取權益,我相信很多護士都比我掙得多。不過,說實話,他們挺辛苦,端屎端尿洗澡餵飯,打針吃藥,做心電圖,不扎點滴,套管針都是醫生扎。病人家屬是不做任何事情的,與中國不同。我親眼看見一個家屬找護士,說病人痰咳嗽到身上了,要護士去擦,其實紙巾就在床邊。

  說回來,婦產科,基本都是海外醫生,斌算當地的,其餘四個主治醫師,一個是埃及人,一個是印度人,一個是讚比亞人,一個是伊拉克人。大概因為這個醫院比較偏遠。主任們倒大多數是澳洲人或者英國人。印度醫生比比皆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使用英文的國家。他們的英文雖然不好聽,但能用。多少中國醫生難倒在英文上啊。讚比亞也是用英文的國家,伊朗,伊拉克,他們上醫學院用英文課本,現在中國在討論花費大把精力學英文是否值得?還用問嗎,現在是國際交流的時代,沒有英文,怎麼交流?有多少中國的實驗室在重複英美國家作過的實驗,讀讀他們的實驗報告就好了。可以省很多時間和錢。

  再說印度醫生,我承認他們很聰明,但很懶,做事決不是一絲不苟,而且很算計,他們在澳洲還不如中國醫生受歡迎。中國醫生小心翼翼,一絲不苟,早去晚歸,不計較,但大多數英文不好,我是指大陸來的。好在華人醫生也比比皆是,香港,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少數澳門,柬埔寨醫生,他們英文很好,來得早,又勤奮,所以總體華人醫生素質不錯。在澳洲醫學院,70-80%學生是華裔,信不信由你。

  我和澳洲人聊天時,我會鄭重的說,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我指真正的中國人是大陸人。但我心裏愛所有的華人,亞洲人,當然,日本人除外。

  我在婦產科遇到一個日本初產婦,嫁給澳洲人的,生孩子的時候,止痛片都不要吃,小聲的呻吟,利用呼吸法,愣是自己生下來了,真堅強,真嚇人。我為什麼說嚇人? 聽過或看過一篇報導,在日本舉行的國際運動比賽,結束時,日本人自覺帶走所有垃圾,整個體育場連一個小紙片都沒有。西人震驚,說日本人真可怕。我見了這個產婦,也覺得日本人真可怕。那時候,國內年輕人正流行老鼠愛大米,親愛的國人啊,我們拿什麼跟他們比。我要努力,我在努力,我要好好兒教育我閨女,我真不能寵壞了她。

来源:讀者推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