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4地出現禽流感 中港應多溝通

鐘南山說,醫學界對是否有亞型"福建病毒"的看法有分歧

最近中、港兩地專家對是否出現了禽流感新種病毒發生爭端,鐘南山回應說,"一家人多溝通"。

《大公網》週二(11月14日)引述鐘南山的採訪說,對此事的個人看法,是"內地與港研究者在合作協調方面存在缺陷。中國內地和香港本身是一家人,往後還面臨可能流感和禽流感爆發的共同危險,希望以後更多互相協調、互相交流信息..."

鐘南山認為,管軼等人的文章對中國南方的禽流感糞便做了很多研究和收集資料的工作,在此基礎上發現了亞型"福建病毒"。對此目前學術界在認識上仍有分歧。

不同看法

鐘南山解釋說,內地專家認為所謂的亞型"福建病毒"不是單株的特殊變種,而是屬於同一組病毒內容。

《大公網》還列舉了鐘南山對管軼等學者的文章的一些看法。

例如,管軼等專家的報告提到中國有14個地方出現禽流感,認為這顯示中國在防疫監測方面做得不夠。

鐘南山認為這推論不確切。他說,禽鳥或水禽可能帶病毒而沒有發病,不知不覺間傳給人,所以那些屬於散發病毒。

鐘南山指出,中國的監測重點放在疫區,但並非在所有散發感染的地方都有監測。

香港大學教授管軼、美國科學院院士韋伯斯特等人10月底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聯合發表題為"中國H5N1流感變異株的出現及流行"的報告。

報告重點指出,在中國南方地區分離到H5N1禽流感變異病毒"福建病毒"。

隨後中國科學家和官員包括國家農業部獸醫局局長賈幼陵分別駁斥了這篇報告。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敦促中外科學家停止爭吵,就如何對付一種所謂的新型H5N1禽流感病毒共享情報資料。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