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的婚戀傳奇(圖)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梁啟超17歲。在當時廣東的最高學府學海堂苦讀4年後,他參加了這一年的廣東鄉試,秋闈折桂,榜列八名,成了舉人。

主考官李端棻,愛其年少才高,將堂妹李惠仙許配與他。惠仙比梁啟超長4歲。兩年後,二人完婚。

次年夏天,梁啟超偕夫人李氏南歸故里。

梁家世代務農,家境並不寬裕,新婚不久的梁啟超夫婦只好借用梁姓公有的書室的一個小房間權作新居。廣東的氣候溽熱難當,這使久居北方的李惠仙很不適應。這位生於官宦之家、從北京來的大小姐,並沒有嫌棄梁家的貧寒,她看中的是夫君的才華。

梁啟超的生母趙太夫人早已仙逝,繼母只比李惠仙大兩歲,李惠仙仍極盡孝道,日夜操勞侍奉,深得梁家喜愛,在鄉里也博得了賢妻良母的美名。

「百日維新」失敗後,慈禧命令兩廣總督捉拿梁啟超的家人,梁家避居澳門,逃過了一場滅門之災。梁啟超隻身亡命東瀛,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流亡生涯,李惠仙成了整個梁家的支柱。在幾個月內,梁啟超給她寫了六、七封家書,高度讚揚她在清兵抄家時的鎮定表現,鼓勵她堅強地活下去,並告訴她讀書之法、解悶之言,萬種濃情凝於筆端。有一封信這樣寫道:

……南海師來,得詳聞家中近況,並聞卿慷慨從容,詞聲不變,絕無怨言,且有壯語,聞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為任公閨中良友矣。

後兩人在日本得以重聚。李惠仙既溫良,又賢惠,不僅在生活上關心照顧著梁啟超和他的家人,在事業上對梁啟超也有不少的幫助。

梁啟超生於廣東,官話說不好,為此曾吃過不少虧。「戊戌變法」初期,梁啟超已名噪京城,光緒帝久聞其名。但在召見他時,因梁啟超不諳官話,彼此難以交流,光緒帝大為掃興,結果只賞了他個小小的六品銜。這也促使梁啟超痛下決心學好官話。李惠仙自幼長在京城,官話說得自是流利。自她來日本後,梁啟超便請夫人教他學習官話。夫妻二人,婦唱夫隨,不消多時,梁啟超的口語水平大有長進,在社交場合就得心應手了。

梁啟超與李惠仙一向敬愛有加,做了一輩子夫妻,只吵了一回架,梁啟超卻為此悔恨終生。在李惠仙彌留之際,他對大女兒梁思順剖白了自己的愧疚心情:「順兒啊,我總覺得你媽媽的那個怪病,是我們打那一回架打出來的,我實在哀痛至極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