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花鳥魚蟲

 1956張大千曾去巴西拜訪西班牙畫師畢加索,當時被稱為東西方藝術家的最高峰會,畢加索搬出一捆畫來,張大千一幅一幅仔細欣賞,發現沒有一幅是畢加索自已的真品,全是臨齊白石的畫。看完後,畢加索對他說:「齊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中國畫家神奇呀!齊先生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那墨竹與蘭花更是我不能畫的。」他還對張大千說,「談到藝術,第一是你們的藝術,你們中國的藝術我最不懂的就是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

如果就百年來中國的知名畫家進行一次民意調查的話,那麼,最有可能名列首位的是齊白石。自明末清初的石濤,八大山人等畫家之後,他在傳統基礎上變化,成就最高,面貌最新,影響最大,至今無人能比。

齊白石(1864-1957),名璜,號白石,中國湖南湘潭人,他的人品、繪畫、詩句、書法、篆刻,無不出類拔萃,堪稱五絕。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務。齊白石出身於農家,做過木匠,27歲開始學畫。其早年備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譽,構成了他具有傳奇色彩的藝術人生。放眼從魏晉到近代的中國繪畫史,這樣的例子實屬罕見。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同時在寫意花鳥畫上承徐渭、朱耷、揚州八怪以及吳昌碩,造形簡練質樸,神態活潑,色彩鮮明強烈,筆酣墨飽,力健有鋒,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此外,齊白石人物、山水、花卉和各種翎毛魚蟲,無所不能。尤工蝦、蟹、蟬、魚、水墨淋漓,洋溢著生氣勃勃的氣息。畫蟲一絲不苟,極為精細,也善於把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相結合。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師秦人而變為己法,力健而清爽,風格強烈,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他的作品具有質樸純真的情感,他鮮明的畫風使傳統的文人畫筆墨形式產生了活潑的生命力。

 

在欣賞齊白石的畫時,我想,他是把山川草木、雞鴨魚蟲當作有生命、有情感的人來畫的, 自謂「一代精神屬花草」。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摹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傳神」。其創作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表現方法,吸收民間繪畫藝術之營養,通過對生活現象的深入觀察,加以融會提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範。因此,他的畫給人明朗、清新、簡練、生氣勃勃之感,並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達到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境界。

齊白石畫蝦可謂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此圖中寫六隻蝦,齊白石用淡墨擲繪成軀體,侵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筆墨凝練,老筆縱橫,將水墨工夫發揮到了極致。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細筆寫須、爪、大鰲,落墨成金,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超的書法功力。齊白石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他曾說:「我畫蝦幾十年才得其神。」確實如此,他家鄉多水塘草蝦,小時他就喜歡釣蝦,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蝦,到63歲,已能畫得很似,但自覺不夠「活」,便用大碗養了幾隻長臂蝦,置於畫案觀看,還不時用筆桿觸動,讓他們跳動以觀姿態變化。66歲,畫的蝦身已有透明感,好像能蠕動了。大約70歲後,齊白石畫蝦才進入化境,更顯示生命活力。蝦的向背、陰陽、輕重、厚薄、軟硬等,都在簡略的筆墨中充分傳達出來,而且看上去總像在水中。老人自己說:「我畫的蝦和平常看見的蝦不一樣,我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是活的。」白石題畫蝦說:

塘裡無魚蝦自奇,
也從葉底戲東西。
寫生我懶求形似,
不厭聲名到老低。

 

這裡說的「懶求形似」,並非放棄形似,而是超越對表面形似的模擬,是形神兼備。齊白石最出名的那句帶有中庸思想意味的警句相信大家已是耳熟能詳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還有一次,有個人屬龍,想請齊白石畫龍,結果第二天這位商人一看,齊白石畫了一個大花瓶,結果這個花瓶上面有龍,齊白石就說有龍的花瓶是經常見到的,但是龍不知道是什麼樣子,所以只能畫花瓶上的龍。

齊白石晚年的時候畫鴿子,他就去養鴿子,然後他要畫飛起的鴿子尾部有多少羽毛時他就想不起來了,他就教他兒子抓一隻鴿子數一數,到底尾部有多少根毛,結果他的兒子抓住的鴿子正在掉毛,所以尾部的羽毛只有12根,所以就畫了12 根羽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