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火車票,緣何如此難求

你是否曾為了買一張臥鋪票,半夜就開始在火車站排隊?
   你是否曾為了買一張臥鋪票,一次一次撥打定票點的電話?
   你是否曾為了買一張臥鋪票,詢遍了身邊的同事親威和朋友?
  
   如果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你是幸運的。而我,因為每兩週要買一張青島至北京的T196次臥鋪票,被一張小小的火車票,折磨著脆弱的神經。
  
   從去年八月開始,我與這張小小的火車票,結下了不解之緣。初時嘗試電話訂票,114查詢來的兩個訂票電話,免費的那一個永遠是佔線或是無人接聽,每分鐘一元的收費電話倒是一打就通,通了之後還得再刺激你一下「通話費用每分鐘一元」,問及車票,得到的答覆永遠是冷冰冰的「臥鋪沒有,只有硬座」。說是提前五天售票,說是七點開始售票,可為什麼我每次在提前五天的七點鐘打進去電話,票已經賣完了呢?車站直售的定票電話行不通,就開始漫天撒網似的打代理的電話,得到的答覆依然是沒票,即使這樣的票是有三十或是四十的代理費。
  
   電話訂票行不通,於是開始到售票廳排隊。同樣的提前五天,凌晨四五點鐘,售票廳裡已是人滿為患。好不容易排到窗口,覺得離那張車票總算近了一步,激動的報出「某月某日,T196,北京,臥鋪一張」,耳邊聽到的是不死不活的聲音「臥鋪沒有,硬座要嗎?」
  
   八月到十一月,車票次次落空,陸路不通,只好做空中飛人。到了十二月,青島的旅遊旺季早已結束,這下車票總該有望了吧?信心滿懷的再去打電話,再去排隊,依然是空手而歸,只好繼續心疼著錢包做空中飛人。
  
及至春節,和朋友閑坐。無意中提到車票一事,朋友一語道破天機「買車票你得找關係啊」!於是為了一張小小的車票,只好又拉開漫天的關係網。
  
   自己的親威自己瞭解,都是八輩子和車站打不著邊的。厚著臉皮問周圍的同事和朋友,人家也恨不得把祖宗八代的關係都翻出來看看,是不是幫得上這個忙。有幸公司的老司機是從曾一度輝煌的外貿系統剛剛退下來到我們公司補差的,在原來的單位掌管著龐大的車隊,關係網裡就捲進了一位可以批條子買車票的領導。實際上至今我也搞不清楚批條子的是什麼人,但我幾次拿著那張讀不懂的條子到指定的地方取票,次次如意。但還沒來得及慶幸自此以後車票有了著落,人走茶涼的故事便生動的上演了。批條子的領導拒絕再接老司機的電話,也許是在得知司機已從原單位退下來之後。
  
   此路不通,只好另尋它路。那段時間近乎於走火入魔,一遍一遍數著為數不多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恨不得從地底下挖出來一個可以搞到車票的人。四月初,密友打電話來報喜,稱買票的問題自此可以永久性的解決了。原來密友單位因業務關係,也需時常給業務員們定全國各地的車票,於是也是挖空心思的開闢了一條「密道」,每張票多付三十或是四十元不等,保證可以隨時拿到去往任何地方的軟硬臥票。我拿到的是一個手機號碼,以及只作為符號的一個姓名。據說對方也已經登記了我的姓名和電話,並需我在定票的同時,報出介紹人的名字。可見對方是小心而謹慎。這個電話我不曾打過,並不是捨不得三十四元的定票費,這和機票的費用畢竟相去甚遠;也非倔強的要維持社會的純潔性,我一個人微小的抵抗並不會擋住任何人的財路。只是這時我幸運的得到了另一個朋友的幫助。
也是巧合。朋友恰巧認識了車站的一個中層GG,且交往不錯,GG人也極爽快,朋友提及買票的事情,GG拍著胸說這事就交給他了。以後買票的時候,我只要給GG打一個電話,告訴他我要什麼時候的票,要幾張,然後就在開車的前一天,到指定的地方拿票就行了,每張票加五元的手續費。事情來得太過容易,便不免有點懷疑。第一次去拿票的時候惴惴不安的在門口徘徊,倒是門衛頗為熱情的主動搭訕「是不是拿火車票?進門往左拐」。左拐後還沒來得及東張西望,耳邊傳來悅耳的女聲「拿車票?」忙不迭的走進去,偷眼觀察,諾大的沙發上坐著一穿車站制服的工作人員,面前的茶几上擺著一撂牛皮紙信封,每個信封上貼著一寫滿字的白色小紙條。制服問我「拿誰的票,幾號的,幾張?」態度頗為溫和,和售票廳那冰冷的聲音不可同日而語。報出姓名,日期,張數,制服熟練的翻找出一個牛皮信封,「你給我XX錢」,說的同時將票從信封中拿出來,放到另外的一撂裡去了。在我付錢的時候,又有一位同我一樣的取票者,重複著相同的故事。
  
   買票的問題似乎一勞永逸的解決了。高興之餘卻開始有絲絲的沈重。為什麼在車站和售票處永遠都買不到車票?為什麼一張小小的車票,也要依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為什麼按正常的手續,不能解決正常流通渠道的問題,非要逼得我們做不正常的事?

理智客觀的坐下來,回到主題。純粹以個人的觀點以及想像和理解能力牽強的找一下原因。
   首先應該如樓上的獅子山所言:運力不足。中國鐵路的總里程和人口數量絕對無法成比例,此乃歷史及現實遺留問題,非你我之力量,非一朝一夕之間可以解決。
   除運力不足,客觀原因應還有團體比如說旅行社提前訂走了部分車票,使有效售票數量受到影響。
   團體訂票外的大量即佔主流的臥鋪票,到底在何人之手呢?無非以下:
  通過各種途逕取得大量車票的票販子,然後加不等價出售,有固定的銷售途徑及網路。
  車站內部關係票,加少量手續費即出售。
  列車預留票。經常聽人說在上車前求票無門,上車後卻很容易就補到臥鋪票,想必此票所佔比例也非少數吧。
  
   推斷力有限,能想到的,也只有這麼多了。或許還有很多不明的渠道,還請各位有識之士補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