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城白血病患者5年翻一番 環境污染是頭號殺手

「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樓上就有兩個鄰居查出了白血病。而且,我感覺現在報紙上有關白血病的報導也不少。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今出現這麼多白血病患者?」 昨天,手機尾號為5632的市民給《市民健康系列調查》熱線發來簡訊。相信很多人都和這位市民有相同的感覺,好像突然之間白血病就在我們的身邊不斷出現。雖然目前島城沒有整體的白血病發病趨勢數據統計,可昨日,記者走訪了青醫附院、市立醫院、401醫院、海慈醫療集團等島城各大醫院的血液科,發現島城白血病患者比5年之前翻了一番多。這應當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

  調查

  就診患者5年翻一番

  青醫附院血液科主任趙春亭對記者說:「從我們接診的情況來看,已經明顯地感覺到白血病患者比以往增多了。」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5年之前,該科一年接診的血液病患者不足6000人,其中患者多是貧血等症狀,白血病患者不足總門診量的一半。而如今,一年的接診量達到了1萬多人,其中白血病患者佔了三分之二還多。血液科目前擁有病床50張,僅白血病患者就住了三十多位。在該院的小兒血液科,主任孫立榮向記者介紹,如今一年的白血病患者達到了80例,而十年之前不足二十例。

  市立醫院血液科,今年接診白血病患者一百多人,5年之前才三四十人,比5年前翻了一番多。目前該科擁有32張病床,白血病病人佔了總人數的50%以上,而以往的比重只有20%左右。401醫院北院區血液腫瘤中心,今年到目前為止接診住院白血病患者二百多例,比5年之前增長了56%。在海慈醫療集團,血液內科主任鄔慶超向記者介紹,6年前,該科室才7張病床,一年接診不了四五個白血病患者,而如今一年接診住院的達四十多例。兒童醫院內二科主任劉華林介紹,以往一年都遇不到幾位白血病就診者,而如今一年確診三十多例白血病患者。

  透視

  環境污染是首要病因

  記者通過對目前各大醫院正在住院接受治療的白血病患者調查發現,島城的白血病患者遍佈各個行業,有出租車司機、辦公室人員、教師、學生、裝飾工程人員、企業的工人。與此同時,老中青幼各個年輕段都有。在401醫院北院區血液腫瘤中心的白血病患者中,年紀最大85歲,最小的才不過1歲半。專家們向記者介紹,雖然人類白血病的確切病因至今未明,但許多因素被認為與白血病的發生有關。病毒、遺傳因素、放射、化學毒物或藥物等因素以及綜合性因素導致了目前白血病患者分布廣泛的特點。

  在採訪中,所有的專家都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白血病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第一是食品污染,例如某些瓜果蔬菜上有殘留農藥,一些不符合衛生檢驗標準的食品都有可能是致病之因。第二是裝修污染,近年來小兒白血病的患者明顯增加,其中有不少孩子家中都剛剛裝修過,而且大多是豪華裝修。第三就是水源和大氣污染。

  此外,記者還瞭解到一個值得市民警惕的病例:不久前,海慈醫療集團血液內科就接診了一位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中年女性白血病患者。專家經過調查瞭解發現,正是因為她連續十幾年每個月都要染髮導致她患上了白血病!

  提醒

  白血病早期有五大信號

  雖然以往由於治療手段侷限,白血病曾無情地奪去了許多患者的生命。但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白血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已達70%以上。只要及時發現並接受治療,白血病並非不治之症。專家們提醒,白血病早期有五大信號,市民如果出異常現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首先,貧血常常為白血病的首發症狀,主要表現為臉色蒼白,自覺虛弱乏力、多汗。不論在活動或是休息時,都覺得氣促、心跳加快。其次,半數以上的患者以發熱為早期表現,可為38℃以下的低熱.或39℃甚至40℃以上的高熱。多數為反覆不規則的發熱。第三,原因不明無痛性腫大。例如,大部分白血病患者有淺表淋巴結的腫大,以頜下、頸部、鎖骨上、腋下及腹股溝處多見,往往沒有明顯疼痛。第四是出血,白血病以出血為早期表現者近40%,出血可發生在全身各個部位,常見於皮膚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等。最後就是頭痛、偏癱等。頭痛、噁心、嘔吐、偏癱、意識喪失等神經系統症狀是白血病對腦細胞和腦膜浸潤的緣故。

  此外,預防白血病從起居飲食做起。盡量少暴露在有害環境中。提倡吃那些自然的原汁原味的食物,比方說新鮮蔬菜、五穀雜糧,要吃那些經過衛生檢驗的正規出產的食品,特別是小孩子,不要亂吃東西。還有家庭在裝修住宅時要選擇對人體無害的裝修材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