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怒揭黑幕:北大數學系白色恐怖

應《南方人物週刊》的邀請,一位國內名牌大學數學系的著名教授接受了訪問,向記者透露了國內高等教育存在的某些「潛規則」。

儘管該教授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但仍然不敢透露自己的姓名和學校,因為「這裡面的內幕是你們不懂的:。

有點白色恐怖的味道

教授:坦白地講,這樣與你對話,會給學校以後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最好不要把我的名字說出來。這裡有許多老師,一個項目一失去的話,整個系的發展就會受限制。

人物週刊:我知道您對北大數學系有尖銳批評,特別是在他們對國內科研基金的項目控制方面……

教授:不光科研基金了,有些大的項目(記者:比如說?),教育部、科技部啦,973計畫(編者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啦,還有申報一些教育部的獎,因為評委裡面都有北大的,或者他們的朋友,我們會都拿不到了。

他們形成了一個利益團體,因為選院士的時候他們可以掌控的,你去看一看,選院士,北大有多少票?現在是——任何人得罪他們,那肯定就當不了院士。

人物週刊:這個現象您是單指數學系?還是……

教授:別的方向我不瞭解,數學系我瞭解一些。我們這麼多年觀察過來,這個樣子下去是沒有辦法的。我一個海外朋友開玩笑說,我們可以公開討論任何人,開玩笑都沒問題,但你不敢私下討論北大(數學領域)的院士們,要是他們聽到後你就麻煩了。到這個地步,有點白色恐怖的味道了。

人物週刊:有這麼霸道嗎?

教授:就是這個樣子。丘成桐先生之所以惱火,原因就是這個,連丘先生這樣的都敢死扛著、死頂著,就別說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了。要是沒有丘先生出來說話,那會是什麼樣子,你可以想像!

當年有華(羅庚)老在,他可以指明一些方向,帶出一些好學生,這麼多年了,沒有像他這樣有威望的人來帶著中國的數學往前走,一片混亂!因為他們的數學也不行,但是他們掌控著中國(數學領域)的發展:通過他們控制的獎金和基金,可以調節你的數學的發展方向。這二十年中國數學沒有大的發展,原因就是這樣。

錢是投入越來越多,但是你發現效果反而不如以前。許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你又能怎麼辦?

人物週刊:您認為北大方面自己也意識到了嗎?

教授:我想他們心裏也知道。但是一到利益關口,他們就以利益為重。而且他們現在完全掌控著(數學領域)院士的選舉,院士選舉是重頭戲,很多年輕人 為了當院士,就低三下四,可以說是忍氣吞聲,包括做學問等,完全是人格都變了。

人物週刊:我很難理解。

教授:我就知道一些人為了當選院士,生怕得罪北大,真是低三下四地討好他們,(記者:比如說?)還是不提他們的名字吧。

人物週刊:他們可以做出什麼犧牲來換取一個院士頭銜呢?

教授:很多時候要和他們拉關係,要有意去討好他們,比如說開會邀請他們,還有一些評獎,如果他們也在裡面的話,就要有意去照顧北大,或者讓給北大。想方設法地讓步。說白了,就要低頭哈腰,夾著尾巴做人,就是這樣。

人物週刊:您談的是北大數學系的情況,那別的學校呢?

教授:沒有實力和它抗衡。(問記者:你是指數學方向嗎?)比如說清華的數學系,他們的數學也很強,有很多傑出的青年,但到現在沒有一個能當上長江教授的。這說明什麼問題?而北大的推一個上一個。

更別說院士了。別的學校想當院士難上加難,除非是復旦的、中科院的。現在中科院也上不去院士了,基本上北大說了算,(記者:為什麼?)因為他們自己內部不團結。北大拉了一些中科院的院士和他們合作。你可以看看最近評的一些大獎,評審委員都是些什麼人。

人物週刊:都是北大數學系方面的?

教授:對。他們要是給了一個(獎項)給其他學校的,評選院士時(其他學校的)人就要投他們的票。各種獎項啊、評審啊,完全成了一種拉幫結派的工具。坦白地說這批人退休了,你就會發現晴朗很多,發展趨勢會好很多。陳(省身)先生離開(去世)前講的那番話,你就知道他發牢騷的緣故了。

人物週刊:包括陳省身先生這樣的,都沒有辦法嗎?

人物週刊:他哪裡有辦法啊?!他希望他手下那幾個年輕人能夠當院士,但是就是當不上。人人都知道水平夠了,連北大數學系的都知道水平夠了,就是當不上。他要是不讓你當,你就別想當。這樣就形成了了一個利益交織網。

當然他們也不是百分之百都那麼差,有時候也有公正的一面,在不損害他們利益時,也有公正的時候。大部分時候我覺得他們做得是很過分的。

應該有媒體監督

人物週刊:總結您的講話,是不是可以這麼說,那些人通過控制獎項,逼得全國高校數學系的老師們全聽他們的?

教授:就是圍著他們轉。

人物週刊:為什麼這個評選委員會還能多年維持下去呢?

教授:這麼多年來,他們跟方方面面的一些關係都拉好了,評選委員會總是他們的人。而且一些真的很優秀的老先生,比如王元(編者註:著名數學家),年齡大了、退休了,他們對這些事很煩,退了就把空缺給了這些人。

人物週刊:那在您看來,北大數學系對全國其他高校數學系的擠壓,在其他高校存在嗎?

教授:數學這塊,基本上就是北大、中科院和復旦這三派。我想(數學領域的數學家)任何一個想當院士的,一定要投靠這三派之一。現在北大的勢力最強,它的院士最多。你要是不投靠這三派,你幾乎不可能評上院士。

人物週刊:在您看來,這種院士制度,有必要廢除嗎?

教授:我想以前周光召(著名物理學家)、丘成桐他們都這麼想過,要麼降低標準,讓很多人都能上院士,把院士的權力和威望降低;另外就是真的把它廢除。廢除的話,我想現在已經是院士的人不太能同意,相反他們把這個門檻提得更高了,要2/3通過你才能入選(院士)。這樣的話北大的更強了。

人物週刊:為什麼?

教授:他們本身就佔據了2/3的票。

人物週刊:普通民眾心中,院士評選本來是非常崇高的啊。

教授:這些院士本身跟太多利益掛鉤,一方面,他們(自身)掌控著很多利益,另外他們享受著部級待遇,也很高,這兩方面給了他們太多的特權。

人物週刊:什麼特權?

教授:要是院士要拿幾個項目,那是百分之百地拿。而且每次評審組的組長一定是院士,所以他們的權力非常大。

人物週刊:普通民眾怎麼也想不到院士裡面會有這麼多事。

教授:就是這樣。要不丘先生這麼惱火!周光召是院士,都要求取消院士制度,可見實在是有點過分了!

人物週刊:那在你看來,這種學術界的腐敗現象,如果有媒體介入的話,會不會有幫助?

教授:應該有輿論監督。我覺得你要是報導得比較準確,比如像丘先生這樣的觀點,會產生好的效果。他是一身黑,沒辦法反駁,不敢公開否認,包括北大數學學院沒一個人敢實名站出來,拍著胸脯說:「你說的都是假話。」連一個出來說幾句圓場話的都不敢。

但是報導不準確的話,被他們抓住漏洞,反過來會讓我們和你們媒體失信。你知道他們心虛,但是另一方面,他就是在等著抓你的漏洞,看到你說的話不準確,或者表達得不是很準確,他就反咬一口,又要搞得天下大亂。

人物週刊:弊病這麼多,那麼在現有情況下,就沒有可能建立一個好的評審制度嗎?

教授:現在有一點病入膏肓了,只有等,等到這一批人真的退休。我也希望,丘先生的話能夠刺醒某些人。我想一些中央領導人都開始重視了,往往會有好的現象出現,至少可以讓以前為所欲為的那些人收斂一些。

人物週刊: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不能根本改變的情況下,那您覺得我們的高等教育該怎麼辦呢?

教授:慢慢改善吧?總體來講,中央領導還是很尊敬這些真正有水平的專家學者的。他們的意見要是能夠被參考、受到重視,就像溫家寶總理對丘先生的批評意見親筆批示那樣,讓他們能真正參與國內一些教育政策制訂,情況會慢慢改善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