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公交 一個「擠」字了得(組圖)

著急您就排「站隊」----沒座但肯定能上車;閑著您就排「座隊」----雖慢但保證有座。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挺人性化的辦法在位於德勝門的345路車站卻變了味兒。

345路德勝門站是在一個公交總站內,一到下班時分,南來北往的上班族便在這裡「人潮洶湧」。最近他們將乘車人分為「站、座」兩隊,希望能減少上車時的擁擠,然而效果卻差強人意。

排「座隊」的個別人對座兒「挑肥揀瘦」,眼看還剩幾個位置不佳的座席便原地等待下趟車,導致後面的人上不去;站隊那邊兒哥幾個瞅著座席空出的「漏網之魚」便拚命往前擠……一個原本簡單有效的制「擠」高招便這樣被乘車人的挑剔和慾望毀掉了。

擠車,這個困擾嚮往文明的北京人好多年的問題,如今似乎成了乘坐公交的代名詞。沒等車進站,人已經佔了半條馬路,推搡、踩掉鞋、擠掉眼鏡每天就這麼在城裡大大小小的車站內上演……



「擠」、「衝刺」彷彿是乘客兩大必備的本領,無論著急還是悠閑,有座還是沒座。


由於站、座兩隊護欄長短不一樣,從站隊跳進座隊不但有座還可逃票,這樣的情況每天都有。


345路每天的客流量是五萬人。高峰時期,車站的12名保安要全部上崗維持秩序。
 

排著座隊的乘客明明知道上車一定有座,卻還是衝刺般上車搶最好的位置。

而公交公司為瞭解決這「擠」也是想盡了辦法,但往往都未能見效。或許,這解決「擠」的最快妙招還得乘客發揚咱老祖宗留下的「客氣」。

「擠車3要素」

一是身體素質,等車時主要鍛練下肢(站著),上車時主要運動雙臂(扒開人群),下車時就是全身運動了(拚命的往門口擠);二是衣服,建議擠車的人穿皮衣,皮衣的好處是外表光滑可以有效的降低摩擦係數,便於在人群中穿梭;三是鞋,建議男同志擠車要穿軍隊的棉皮鞋!因為那種皮鞋的前方有「鋼紙」堅硬無比,只有這種鞋才能保護腳指頭。以上雖然是乘客的調侃,但不難看出京城公交的一大特點----擠。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